姚元之《千山》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姚元之
明霞為飾玉為容,山到遼陽巒嶂重。
欲問青天花數朵,九百九十九芙蓉。
千山,在今遼寧省遼陽市東南六十里處,為東北三大名山之一。原名千華山,又稱千朵蓮花山、積翠山。山中奇峰聳疊,峭壁嵯峨,林木深秀,塔寺棋布。傳說共有峰巒九百九十九座,因其近千,故名千山。有唐、遼、金以來的名勝古跡多處。
詩人一下筆便展開奇麗的想象,描繪千山的神姿天態。五彩繽紛的云霞映照在翠峰之上,詩人想象那是千山的裝飾。千山宛若一位披云曳霞的仙女,顯露出她那玉一般明潔美艷的容貌。清代詩論家劉熙載說: “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 (《藝概·詩概》)詩人借明霞烘托出千山的高峻入云之態,也表現出它的秀媚風采,令人神馳不已。這一句雖是實寫,但實中有虛,暗用了擬人手法,色彩瑰麗。次句補寫千山的地理位置和千峰攢聚的氣勢,是題中應有之義。“巒嶂重”三字凝重有力。“到”字更是平中見奇,化靜為動,我們仿佛看到上千座奇峰峻嶺從遠處奔騰而來,到了遼陽突然駐足,相互擠擁,爭奇斗勝,形成重疊起伏的巍巍奇觀。這真是造化的杰構。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尚側重于客觀的描繪,詩人的感情是浸透在景物意象之中的;那么,第三句便從客體的描繪轉入主觀的感情抒發。“欲問青天花數朵”,詩人忽發奇想,欲向青天提出疑問,您到底開出了多少朵花?這一問,問得出奇,問得天真,問出了情趣,把他對于千山的綺麗風光的無比喜愛、贊美之情抒發出來了。同時,詩人又以奇思妙想拓開境界,使詩境由實境進入想象的虛擬之境。結句是答復。在詩人的靈視中,千山幻化成了九百九十九朵朝天怒放的出水芙蓉,她們含風滴露,流光溢彩,噴火蒸霞,多么鮮艷、瑰麗、迷人!這兩句緊扣著千山的傳說和形貌特征,亦虛亦實,似幻似真,其詞脫口而出,自然天成,所展示的瑰奇境界,真可與李白的“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媲美。
全篇語言生動形象,通俗自然,毫不雕琢。詩人善于馳騁想象,運實入虛,從外在景象的描繪轉入感情的抒發和幻境的展現,使詩的結構具有一種縱深感和立體感。在這種縱深的藝術結構中,客觀外景與詩人內情交相融合,自然形成了渾然的意境,產生豁人耳目而又沁人心脾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王慧《冷泉亭》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夏瓚《南禪寺孔雀樓》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