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潛《秋江》宋山水詩鑒賞
釋道潛
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陽微。
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中國山水詩的一個特色,在于敷彩設色,寫景如畫,虛實相生,形神兼備。此詩稱得上這類中國山水詩的一篇杰出作品。
如火的楓林中,一面黑底白字的酒旗正徐徐飄落。爛熳的紅葉與黑里透白的顏色對比十分醒目。畫面告訴讀者: 節候已深秋,時辰是黃昏。酒旗下落的動態,使畫面不板滯,映帶出行人歸盡、酒家收簾后渡頭的寂寥。
渡頭邊是一片白沙灘。沙灘盡處,江面上一輪夕陽欲與赤楓爭紅。楓林和沙渚,以紅、白兩大色塊構成風景畫的主色調。楓林中青白酒旗、沙渚前碧綠江水、深藍天幕上暗紅夕陽等,以不同色彩豐富了整個畫面的意象組合,并表現出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景物層次,頗具畫家構圖布局和敷彩設色的匠心。
留連于此景之中,足以令人陶醉。三、四句暗示詩人在江邊已耽了許久。這時候,江面蒼茫,夜色朦朧,讀者可以想象秋江風景由明轉淡,由淡變灰,最后融入夜色的過程。陶醉中的詩人,忽聞江面傳來輕柔的櫓聲,循聲望去,一片蒼茫而不辨蹤影,心下卻明白: 這是江村的漁人或農夫夜歸了。“蒼茫” 夜空,本無內外之別,著一“外”字,表現出那櫓聲如同從天外飄來,空靈神秘,如縷如絲,直感化了江天的曠遠。
白居易《暮江吟》亦寫秋江晚照,兩相比較,可看出道潛此篇畫面色調與意象更豐富,場面更開闊。白詩后兩句用新穎的比喻寫夜景十分傳神; 此詩則表現出一個朦朧深邃的生活場景,讓江上夜歸人,點染得靜寂的秋江頓有生氣。夜幕下的詩人,目不能睹物,則讓耳來聞聲,再由聽覺生發判斷,在讀者審美視界內升起能觸發聯想的生活畫面。這種用輕松的筆調創造的靈境,其雋永的神韻已溢出畫面之外,這似是高超的電影攝影師的特技手段。所以人們稱道這位詩僧,獨拈出末二句: “道潛性褊,憎凡子如仇。作詩追法淵明,其語有逼真處,曰: ‘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宋詩紀事》卷九十一引《冷齋夜話》)
上一篇: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薛濤《秋泉》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