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詠九華》明山水詩鑒賞
董其昌
嵐深山影寒,樵響不知處。
綠樹早鶯啼,千峰一家住。
九華山在安徽省青陽縣西南,以其九峰拱立、形如蓮花而得名。故峰多谷深、云氣瀰漫是九華山的特點。這首詩起句便以 “嵐深”寫作者對九華山的第一印象。“嵐”是山中霧氣。清晨,九華峰巒一片靜謐。唯見山霧從峰壑深谷中涌出,瀰漫升騰,縹緲如煙,重巒疊嶂的九華山變得影影綽綽。山色清冷寂靜,故謂之“寒”。就在作者凝神靜觀之時,忽聞伐木之聲,清晰而有節奏。不知樵夫在哪座山峰?在哪條山谷? 只聽見這“丁丁”之聲沖破迷濛的霧氣,在山巒峰谷間回響。南朝王籍詩: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以有聲襯托無聲,很得后人賞識。董其昌在這里用了同樣的手法。“嵐深山影寒,樵響不知處”,前句寫視覺,后句寫聽覺; 前句寫霧搖山影,山霧有形而無聲,是靜中有動; 后句寫深山樵響,樵響有聲而無形,則動中有靜。兩句聲形相映,動靜相生,尤顯出九華山的空幽寂靜。
九華山是中國著名的四大佛山之一,享有“佛國仙城”之號。“綠樹早鶯啼,千峰一家住。” 其中 “一家” 即指佛家。當霧氣消散、陽光煦煦之時,九華山群峰聳立,眾壑森森,佛塔巍巍。綠樹蔥翠,黃鶯囀唱。山曲綠蔭之間,處處可見佛寺的粉墻黃瓦,經幢飛檐。如果說詩的前兩句重在描寫九華山的清幽寧靜,這后兩句則強調了山中境界的悠然高遠。“千峰一家住”,飽含了作者的贊嘆之情。
董其昌是畫家而能詩。蘇軾稱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董其昌說: “‘水作羅浮磬,山鳴于闐鐘。’此太白詩①,何必右丞詩中畫也?畫中欲收鐘磬不可得!”(《容臺集》)也許正是認識到詩在描寫聲響、動作方面的優越,作者才在這首描繪如畫的《詠九華》中,著意點出空山樵響、綠叢鶯啼以激發讀者的聯想。
這首詩描畫平常,用語樸素,但于山影寺宇之間,樵響鶯啼之中,透現出作者清遠秀逸的藝術趣味。
上一篇:厲鶚《南湖雨中》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盧仝《喜逢鄭三游山》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