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歸故山草堂
錢 起①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②。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注釋】
①錢起(約720—約782),“大歷十才子”之一。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天寶十載(751)賜進士第一人,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翰林學(xué)士。安史之亂后任藍田縣尉,與退隱輞川的王維唱和。又與郎士元齊名,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后有錢郎。”題材多描寫景物和投贈應(yīng)酬。其詩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平,風(fēng)格清空閑雅、流麗纖秀,尤長于寫景,為大歷詩風(fēng)的杰出代表。
②辛夷:香木名,指木蘭。
【詩本事】
大歷中,由于國事衰敗,加之這一時期的文人多受佛禪思想的影響,詩中多了空幽之感。
【賞評】
傷春與悲秋歷來是中國古典詩詞的主題之一,在綠肥紅瘦的暮春中,更能觸引起文人對流逝生命的感喟。而錢起這首詩卻在對故鄉(xiāng)暮春景色的描繪中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終于在暮春時節(jié)回到了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也終于在草堂前看到了故鄉(xiāng)的暮春。谷口幽幽,碧草青青,翠山莽莽,綿延在藍天之下,偶爾有婉轉(zhuǎn)清脆的黃鳥叫聲穿過濃密的柳葉回蕩在山谷之中。微風(fēng)吹過,枝頭殘留的辛夷花瓣飄落在碧草之上,曾若胭脂萬點的杏花也在春風(fēng)中化作雪海一片,漫天飛舞。草綠花謝春已歸。驀然之間,山窗前的數(shù)竿幽竹躍入眼中,挺拔青蘢,蒼翠欲滴,在暮春的風(fēng)中搖曳著……只有這翠竹,任爾春夏秋冬,任爾白天黑夜,總是在默默中不改清蔭等待我的歸來……可在人世飄搖、宦海浮沉中又有幾人能夠像這幽竹一樣不改心性、始終如一呢?
上一篇:《晚晴》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月夜》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