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七言詩·田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原詩今譯】
白晝出外除草夜晚在燈下紡麻。
鄉村的男男女女沒有一個閑暇。
小孫孫雖然不懂得耕田和織布,
但是啊,也在桑樹陰下學種瓜。
【鑒賞提示】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范成大早已辭去了官職,退居在他的家鄉昆山的石湖。這一年,他的病體稍為好些,在石湖野外,即事吟詠,寫了《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這首《田家》是其中“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之一。《田園雜興》六十首,是范成大集中的、系統的、成批的田園組詩,這批組詩深刻全面地反映了農家生活,包括:景物、歲時、風俗、人情;農家生產勞動歡快愉悅,農民生活的災難煎迫。總之,田農之家的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攝入了他的詩作?!短锛摇愤@一首,則是從“四時”中的夏日景象這個特殊的角度,反映農家生活的勤苦風尚的。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毕募臼乔f戶人家最忙碌的季節。夏田收獲了,秋田播種了,接著就要耘田除草,還有種瓜點豆、織麻紡線種種勞作。不僅田間勞動繁重,家里的勞作也絕不輕快;不僅白晝不得閑暇,而且夜晚也不得早息。因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動員起來了。繁忙的勞作,使人們忘記了一切,也忘記了疲勞。人們以田作和女工而自任,沒有任何一點松懈。這就是前兩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的詩意。
首句的“耘田”、“績麻”和次句的“兒女”相應,就是說,晝出耘田的是丁壯兒男,夜里績麻紡線的是婦媳女姑。其實這兩句詩在句法上是倒裝結構,可以寫成 “村莊兒女各當家,晝出耘田夜績麻。”但是詩句不興作這樣的句法,因為這樣寫,不僅語氣平直,更重要的是意象不強烈。因此,只能把“晝出”句置于首句,然后補以“村莊”句。
三、四兩句換了場景,寫到了孺子童孫。“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鞭r家的勤勉,成為自然風習,就連不懂人事的小娃娃,在游戲的時候,也學著剝豆種瓜。“當家”的大人們,耕織不懈,一半是為了衣食,另一半還是為了“供奉”,也就是說,為了向公家繳租米,繳絹布??墒莾和?,傻頭傻腦,完全不懂得這些事,為什么也在桑樹下學種瓜呢?這不是農家的勤勉家風嗎?這不是農家的真正本色嗎?
范成大的田園詩,生活氣息濃厚,語言清新、活潑、通俗,這種特點,從這首《田家》詩里完全可以看出來。
上一篇:杜甫《五言詩·玉臺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洪咨夔《七言詩·直玉堂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