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問李二司直所居云山》唐山水詩鑒賞
皇甫冉
門外水流何處? 天邊樹繞誰家?山色東西多少? 朝朝幾度云遮?
劉克莊說:“六言尤難工,柳子厚高才,集中僅得一篇,唯王右丞、皇甫補闕所作絕妙。” (《大全集·唐絕句續(xù)選序》)皇甫補闕即皇甫冉,在他“絕妙”的六言絕句中,此首可以說是絕妙中之妙品。
詩境的不同來源于立意的獨特。明明是描繪友人山居,卻不直接寫山水云樹,卻偏偏要“問”,問得那么周詳,問得那么親切,既表現(xiàn)了對友人起居的關(guān)心,又透出自己內(nèi)心的企羨之情。四句四問,讀來卻無繁復(fù)之感,因為詩人問得巧妙,不僅每句問的對象不同,而且在問中巧妙地進行空間調(diào)度。第一問“門外水流何處”,是問近旁之水,是近景,但“水流何處”又將視線牽向遠方,引出第二問“天邊樹繞誰家”。“水流何處”,“樹繞誰家”,問的是實景,答案也許并不難于坐實,但接下去的兩句就愈發(fā)空靈了: “山色東西多少?” 山色漫無際崖,如何知其“東西多少”呢?“朝朝幾度云遮?” 山間云霧繚繞,云行無蹤,怎知“幾度云遮” 呢? 由實轉(zhuǎn)虛,越問越奇,越問越妙,讀者也隨著其問不知不覺地進入一個清靈飄渺的境界。
詩中所問的是友人李二司直(司直是官名,李二不詳何人)。詩人的問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他乍到云山,對云山之奇景既新奇又愛羨的情態(tài)。但是,詩人的問又仿佛是直接對云山而發(fā),云山猶如詩人新結(jié)識的一個朋友,其情致使他傾倒嘆服,不禁一問再問。顯而易見,詩人是借寫云山來贊美友人的情懷,并透露自己的欽服之意。
此外,這首詩在格律方面也很有特點。六言絕句二二二句式,因此,一般六言絕句都是兩兩對仗,皇甫冉本人及王維的六言絕句就多這種形式。而這首詩卻沒著意求對,更多自然舒暢之妙。
上一篇:高駢《錦城春望》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韓愈《閑游》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