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雨牽野情,孤舟遂茲賞。
積水連遠空,落日垂萬象。
岸回云獨隨,山轉泉更響。
望望極寒源,猶言放輕槳。
若邪溪,又名若耶溪、浣紗溪,出浙江紹興南部若邪山,北流入運河。“霽雨”,即 “雨霽”,雨止; “野情”,山野之情;“遂” 盡; “茲”,此; “望望”,瞻望的樣子; “極”,窮盡。
這是一首賞景抒情的詩。云消雨散,牽動了詩人山野之情,于是他乘一葉孤舟溯溪而上,去欣賞溪上景色。只見豐滿的溪水連著遠空,落日的夕暉垂照著萬千景象; 曲折的岸畔有朵朵白云相隨,峰回路轉,溪聲更加響亮。眼看著就要窮盡溪水,到達泛著一片寒光的源頭,詩人依然在說: 輕輕地蕩著船槳吧,從容不迫地慢慢看,慢慢走……
據說,阿爾卑斯山谷里有一條路,風景極好,路旁有一個標語牌勸告行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行肇所謂“望望極寒源,猶言放輕槳”就有這種流連山光水色、不忍其盡的風致。而且,佛典中所謂“寒冰地獄”、“寒林” (林葬之處)、“寒苦鳥” (明生死之道的雪山鳥)以及禪宗話頭“寒暑到來”(生死到來)都與人的生死尤其是死亡聯系著,詩人所謂 “寒源”,是否也是這種生死“極地”的象征?若如此,這首詩的結尾兩句,從世俗眼光看,是流連光景; 從禪人眼光看,則有從容于生死之場的意義。這種解釋 “達”與 “不達”則一任讀者取舍了。
上一篇:禪詩《泊宜陵秋水庵與澹公》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淮上遇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