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起《遠山鐘》唐山水詩鑒賞
錢起
風送出山鐘,云霞度水淺。
欲尋聲盡處,鳥滅寥天遠。
這首小詩,粗讀只覺得平淡無奇,而細細品味,卻能發現詩中別有一番情趣。那么,它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此詩的題目是《遠山鐘》,既然是遠山之鐘,自然不在目前,故而詩人只選取了隱隱傳來的悠遠鐘聲加以表現。“風送出山鐘”,首先點出鐘聲。詩人好象在問,是從哪座深山古寺,隨風飄來陣陣鐘聲,在山外回響? 這里的“送”,頗富情韻,把聲借風傳,風送鐘聲,一筆寫照出來。而且這還不是一般的“送”,還要一直送出山外,這樣,既表現了鐘聲傳送的悠遠,又賦予風與鐘一種人的感情、人的生命,同時更反映了聽鐘人心境的閑適清幽,真有一石三鳥之妙。“云霞度水淺”,則以云霞之影渡過溪水的時間過程,寫鐘聲的悠長、遼遠。詩人在這里采取以色寫聲的筆法,把鐘聲傳播的時間化為霞影渡水的絢爛畫面,使人得以從具體可感的形象中去想象、體味鐘聲的美妙。
后兩句寫鐘聲的消逝。鐘聲究竟是怎樣消逝的,本來無處可尋,也無處可捕捉,但詩人卻偏要把它當作可以尋求的東西去追尋它。這一個“欲尋”,道出了詩人對鐘聲的多少癡情! 詩人那追尋的目光被大自然中的另一番景象所吸引了: 天空中,一只飛鳥正在遠去,它的身影漸漸隱沒在寥廓遙遠的天宇之外,這不正是鐘聲消逝的生動畫面嗎?! 聲音固然看不見,它的消逝更有一段過程,而詩人卻捕捉住飛鳥隱沒于天邊這一極富聯想的情景來表現鐘聲漸漸的消逝,聲、畫、詩完全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有聲的詩中畫。
這首詩著墨不多,讀來卻韻味無窮。它讓人從那悠遠動人的鐘聲中,領略深山古寺的幽靜,欣賞到云霞度水的絢爛,最后沉浸在一幅極富空間感的畫面之中,傳寫出一種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這,大概就是此詩的魅力所在吧。
上一篇:何中《象牙潭》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益《送人歸岳陽》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