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舟夜書所見》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查慎行代表著清初詩壇的宋詩派,取得較高成就。這固然與他學有所宗(專研蘇軾,兼學陸游)有關,但可能更有賴于他早年從軍黔楚及中年漫游中州的閱歷。詩集中許多優秀篇章,都得益于他這樣的生活體驗。《舟夜書所見》這首寫景小詩,也是從他的行旅生涯中產生的。
詩題簡括地交代出所書的內容(所見)及特定場所(舟)和時間(夜),這是支撐起整個畫面的三個“點”,即整首詩的三個生發點。
由于是“夜”,所以有 “月黑”,有“漁燈”。由于在“舟” 中,所以有機緣“見”到這河中漁火。漁火旁邊是否坐著夜釣的漁父,詩人無從窺見。他注目的是河面上這“黑”與 “光”的對比,感興趣的只是這廣漠無垠的“黑”里,竟有一點“孤光”敢于頑強地閃爍著。燈光微小得如同一點螢火,但它并不因此而自慚自怯。它寄托著漁父的衣食溫飽,也喚起了詩人舟次孤寂中的暖意。這就是詩人甘愿為這點素昧生平的無名漁火寫照的原因。
詩人專注地分辨著這“光”與“黑”的對立存在,終于驚喜地看到這眾寡懸殊的對立發生了變化: 一陣微風過處,河面上泛起漣漪,一點孤光變成滿河輝耀的星星,包羅一切的黑反而成了破碎的伴影。這景象當然是曇花一現,是鏡花水月,但它這瞬時的動態,引起了觀賞者的驚奇和愉悅,這就是美,就是詩人要吟詠入詩的妙覺。
這首小詩雖無多少社會內容,也沒有寫及名山大川的波詭云譎,但它捕捉住河上燈影的頃刻變化,寫出了清新自然的意境,也能給人一種審美的滿足。
上一篇:徐照《舟上》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裕侯《舟過蕪湖》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