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無遠近,芳月好登望。勝事引幽人,山下復山上。將尋洞中藥,復愛湖外嶂。古壁苔入云,陰溪樹穿浪。誰言世緣絕,更惜知音曠。鶯啼綠蘿春,回首還惆悵1。
【校記】
1.還,《全唐詩》一作“遠”。
【箋釋】
[覆釜山] 《王右丞集箋注》卷三《飯覆釜山僧》趙殿城注:“山名覆釜者,不止一處。然右丞所指,疑在長安,未詳所在。”《大清一統志》卷八四“太平府”:“覆釜山,在繁昌縣西北二十五里,一名寨山,一名春谷嶺。頂平如掌,有甘泉不竭。《太平御覽》:晉咸和元年宣城郡春谷山得古鼎,疑即此。”又,同書卷九四“泗州”:“覆釡山,在天長縣西五十里。《縣志》:覆釡山產石黑而礪,相傳周世宗征淮南嘗駐蹕于此。”即今江蘇常熟縣北福山。唐天寶六年(747)改名金鳳山。五代乾化三年(913)改名福山。又同書卷一六五“南陽府”:“覆釜山,在鄧州西北八十里,跨內鄉縣境,以形似名。俗呼為吐霧山,山右有五龍泉。《魏書·地形志》南陽郡新城有覆釜山。”
【輯評】
《唐詩鏡》卷三一:淺而趣。
上一篇:《新息道中作》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