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江晴》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鄭燮
霧里山疑失,雷鳴雨未休。
夕陽開一半,吐出望江樓。
鄭板橋的寫景小詩往往具有水墨畫的意境,清新別致,興味盎然。這首《江晴》著意描寫了雷雨剛過,夕陽半開的景色,極似一幅濃墨渲染過的山水圖。
“霧里山疑失”,霧就是云氣,沉重的烏云壓墜下來,遮去了對岸的群山,天地之間的分界線降得更低了。遠遠望去,江邊的樹木還在,山峰卻神奇地消失了,所以有“疑失”的錯覺。“里”字下得傳神,活畫出濃云翻滾卷動的勢態。第一句描寫雨住之后從對岸看到的情景。第二句寫雷雨的尾聲,是對上一句的補充,“雷鳴雨未休”。天邊還能聽到隱隱的轟鳴,江面上仍有稀稀落落的雨點。“未休”是未止的意思,這種現象夏季經常可以看到,尤其是在寬闊的江面上,“東邊日出西邊雨”是極正常的。詩人正是抓住了這種變化莫測的關頭,十分傳神地寫出了這一短暫而又富有變化的過程。
下面很自然地出現了夕陽,“夕陽開一半”,云層是由西向東退去的,所以貼近地面的夕陽比較早地露出來,一半已放射出鮮紅的余輝,鋪灑江面,另一半則依然埋藏在濃云之中。這一句扣住了詩題的“晴”字,在雷鳴云暗的對比下,江上的出晴顯得格外壯麗動人。在以上進行了開闊的景象描寫之后,詩人又將筆端集中到江岸的 一個景物身上,做了一點精細的雕刻: “吐出望江樓”。畫面中央站立著一座工筆的樓臺,精巧而且醒目。“吐”字真是出神人化,可以想見云氣消散之后,望江樓翼然出現的情景,正與開頭的“失”字遙相呼應,體現了詩人煉字的功力。整個詩篇因此一句而通體靈動,頓增光輝。
上一篇:王勃《江亭夜月送別》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項斯《江村夜泊》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