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都刺《黃河夜月》金、元山水詩鑒賞
薩都刺
斗杓照水半垂天,水氣漲天如白煙。
南北櫓聲爭上下,月中聞鼓避官船。
乍讀詩題,黃河夜月,該引起人們的多少神思遐想。“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多少膾炙人口的名句,叫人浮想聯翩。而薩都刺這首《黃河夜月》,卻不寫黃河夜月的美妙迷人,而是匠心獨運,透過黃河夜月之景,去窺視人類社會的黑暗,老百姓的辛酸,選擇了與一般山水詩全然不同的著墨之點。
前兩句展現月夜下黃河之景。斗杓,即北斗之柄。北斗七星,四星象斗,三星象杓。這里以斗三星 映照水面和水氣如煙的景象,描繪出黃河水天一色的氣勢。一個“垂天”,自上而下; 一個“漲天”,自下而上; 只寫這一天一水,就抓住了黃河月景的突出特征。這兩句從視覺形象上落筆,后兩句則主要從聽覺形象上入手: 夜已深了,忽聽見河中南南北北傳來 一陣陣搖櫓之聲,原來是為官船開路的鼓聲打破了月夜的寧靜。百姓一見官船,竟如羊避惡狼 一樣唯恐避之不及。“爭上下”之“爭” 與 “避官船”之 “避”這兩個動作,活脫脫地畫出了官民的對立以及百姓對官府的畏懼之情。
這首詩明顯分為寫景與敘事兩部分。前二句著重寫時間已進入夜靜更深的時候,只見天水交映,霧氣迷濛,暗示船上辛苦了一天的人們已進入夢鄉。后二句則著重寫官船攪得百姓不得安寧。百姓即使已經入睡,一聽到官船的鼓聲,也還得連忙起來把船搖到偏僻之處,以免與官船相碰。這里詩人雖未著一句評論,未發一句感慨,但讀者卻可從這白描的場景中,感受到詩人的強烈憤懣之情。這種直賦其事的寫法,使全詩波瀾迭起,確是內涵深刻又奇峰突起的精彩之筆。
上一篇:朱仕玠《雞籠積雪》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崔顥《黃鶴樓》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