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常言, 曰“良史”, 曰“直筆”;其曰“不盡不實”, 則史傳之有乖①良直者也。竊謂求盡則盡無止境,責實則實無定指。積材愈新,則久號博稽周知之史傳變而為寡見闕聞矣。著眼迥異, 則群推真識圓覽之史傳不免于皮相畦執矣。斯所以一朝之史、一人之傳,祖構繼作,彼此相因相革而未有艾②也。劉彥和③《史傳》一篇稍窺端倪,劉子玄④《史通》窮源竟委,慎思明辨, 卓爾成一家言, 后來論者,只如余閏。海通以還,吾國學人涉獵西方論史傳著作, 有新相知之樂, 固也, 而復往往笑與抃會,如獲故物、如遇故人焉。吾友汪君榮祖通識方聞,貫穿新故, 出其緒余, 成茲一編。于中外古今之論史傳者提要鉤玄,折衷求是,洵足以疏瀹心胸,開張耳目, 筆語雅飭,抑又末已。余受而讀之, 賞嘆之不足, 僭書數語于簡端。錢鐘書, 丙寅⑤九月。
1986. 9
(《史傳通說》,中華書局,1989年11月版。)
注釋 ①乖——違背。②艾——盡,停止。③劉彥和——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人,撰有《文心雕龍》。④劉子玄,劉知幾,字子玄。唐高宗至玄宗期間,歷任史官20多年。撰有《史通》,是中國古代史學的重要著作。⑤丙寅,當指1986年。
賞析 《史傳通說》是美籍華人汪榮祖先生致力于中西史學比較的一本重要著作,1988年由臺灣聯經出版公司出版。著者醉心于史學,能夠將中西史學打通,以劉勰《文心雕龍·史傳》篇為基礎,分24個題目,通論中西史學?!捌湔蒙瓢D惡、百世千載、詮評、貫通、史任諸目,尤為功力所萃。舉凡中西史學之大脈絡、大關節,皆經指陳分析,而精見亦隨之而出,中西史學之異同亦現。”(《史傳通說·杜序》)在這本專著中汪榮祖先生以寬廣的胸懷,立足于會通,取其折衷至當,并無褒此貶彼之論,實為現代史學研究者的楷模。
錢序先論史任,再簡評《史傳》、《史通》,前者“稍窺端倪”,后者“窮源竟委,慎思明辨,卓爾成一家言”。錢鐘書先生自稱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者,但他不僅學貫中西,而且博通文史哲,因此在這篇序文中他簡要地評介了汪著。稱贊這本書“于中外古今之論史傳者提要鉤玄,折衷求是,洵足以疏瀹心胸,開張耳目,”這是講汪榮祖的著作對中外史學的研究很得要領,觀點也比較穩妥。能使讀者增長見聞,開闊心胸。同時著作的語言也典雅整飭。這是恰如其分的評價。
上一篇:序《天上人間》|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竹簡精神(《李健吾散文集》代跋)——一封公開信|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