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寒地百姓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孟郊
為鄭相,其年居河南,畿內百姓,大蒙矜恤。
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高堂捶鐘飲,到曉聞烹炮。
寒者愿為蛾,燒死被華膏。華膏隔仙羅,虛繞千萬遭。
到頭落地死,踏地為游遨。游遨者是誰?君子為郁陶。
這首詩是反映民間疾苦、憤慨貧富不平的重要作品之一。采用五言古風體。首聯緊扣詩題“寒地百姓吟”,總寫寒地人民饑寒之狀。炙地,用柴火燒地取暖。“冷箭何處來”四句,具體描寫冬夜寒風破壁,百姓痛苦不堪。這幾句緊扣“寒”而寫,雖未寫到“饑”字,但從下面寫富家宴飲之狀,已暗示了百姓之“饑”。“冷箭”“棘針” “霜吹”以新穎貼切的詞語比喻凜冽的寒風。
“高堂”二句寫富者宴飲之饕餮。此與寒地百姓凍餓形成強烈的對比。
“寒者愿為蛾”六句,是詩人的想象。此想象奇特而悲痛。它形象地寫出寒地百姓尋求溫暖而不得,終至一死的苦境。華膏,飾有華彩的燈燭。仙羅,羅制的燈罩。結句“君子為郁陶(yao)”寫有道德而善良的人會為寒地百姓的遭遇而悲憤,從而抒發了詩人的惻隱之情。
全詩以形象的描繪與對比手法寫出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清人喬億曰:“郊詩類幽憤之詞,讀之令人氣塞。” (《劍溪說詩》卷上)
上一篇:李商隱《安定城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趙嘏《寒塘》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