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九日渡江》明山水詩鑒賞
李東陽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煙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直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火宿維揚。
這是一首描寫揚州一帶山水景色的七言律詩。作者于九月九日重陽節乘船遠行,一路泛舟水上,自今江蘇六合,經儀征到揚州。作者寫下了這一天他的所見所聞所感。
季節是在天高氣爽的秋日,金風送波,乘舟揚帆,詩人順水而下,首先聽到江口傳來的陣陣鳴榔聲?!袄啤保肿鳌皸O”,是漁人捕魚時用以敲擊船舷的長木條。“鳴榔厲響” (潘岳《西征賦》),驅魚入網。聞此聲,不禁使詩人想起自己的家鄉(湖南茶陵),然而因不能立即歸去,故此下句“遠客歸心正渺?!?。唐錢起有詩: “歸客愛鳴榔,南征憶舊鄉?!币酁橛伞傍Q榔”喚起思鄉之情。三四句是詩人面對不舍晝夜、奔流不息的長江發出的感嘆?!叭f古乾坤此江水”,其意正如“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慨嘆時日之流逝、江水之永在。五、六句是寫船過江口,詩人回首瓜步鎮和建康城的景象。瓜步鎮為遠樹輕煙所籠罩,郁郁蒼蒼; 建康城山勢蜿蜒,有如龍盤虎踞。“瓜步”,一作瓜埠,鎮名,在今江蘇六合東南。建康即南京,明太祖定都于此,永樂后遷都北京,改建康為南京。句中“浮”與“繞”二字用得極好,真切地寫出詩人由乘舟中觀覽景物的特點。船沿江而行,船身起伏,視線變換不定,一為瀕水之小鎮,一為厐固之山城,故有一“浮”一“繞”的感覺。七、八句是行船飛流東下,途經真州(今江蘇儀征)、直達維揚(今江蘇揚州)的描寫。揚州位于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叉處,為南北水路之樞紐,是古代江南經濟和文化都極為繁盛的城市。以“夜深燈火”寫揚州,是表示揚州城的繁華。歷代詩歌中多有描寫揚州夜景的詩作,如唐李紳《宿揚州》: “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斗牛。”當年這航船南來北往的不夜城的景象可見一斑。
貫穿全詩的有兩條線索,一是行船的航線,自六合、過儀征、至揚州; 一是時間的線索,自 “聽鳴榔”之白日,到暮色中回首瓜步、建康,直至夜宿燈火通明的揚州。詩作寫出重陽一日渡江的所見所感,真切、自然而流暢。
上一篇:潘閬《九華山》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十朋《入長溪境》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