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汾陰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嶠
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汾陰后土親祭祀。
齋官宿寢設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旗。
漢家五葉才且雄,賓延萬靈朝九戎。
柏梁賦詩高宴罷,詔書法駕幸河東。
河東太守親掃除,奉迎至尊導鑾輿。
五客夾道到客衛,三河縱觀空里閭。
回旌駐蹕降靈場,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發色正焜煌,靈祗煒燁攄景光。
埋玉陳牲禮神畢,舉麾上馬乘輿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蘭為楫桂為舟。
棹歌微吟彩鹢浮,簫鼓哀鳴白云秋。
歡娛宴洽賜群后,家家復除戶牛酒。
聲明動天樂無有,千秋萬歲南山壽。
自從天子回秦關,玉輦金車不復還。
珠簾羽扇長寂寞,鼎湖龍髯安可攀。
千齡人事一朝空,四海為家此路窮。
豪雄意氣今何在,壇場官館盡蒿蓬。
路逢故老長嘆息,世事回環不可測。
昔時青樓對歌舞,今日黃埃聚荊棘。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
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這是一首歌行體懷古詩。汾陰,即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寶鼎的后土祠,漢武帝劉徹自元鼎四年(前115)曾五幸于此,且賦有《秋風辭》,曰: “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這首詩即懷此事,且融入其悲慨。
全詩除樂府歌行里常見的“君不見”三字領起開篇外,以下均為四句一頓。共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由開頭到“靈祗煒燁攄景光”,共用四個四句一頓的句子,節次分明地敘寫漢武帝行幸河東,祭祀汾陰后土的盛況:充分的準備,威儀的凜浩,地方官民的迎接,隆重祭奠,逐層鋪敘,脈絡分明。第二個層次,由“埋玉陳牲禮神畢”到“玉輦金車不復還”,詩意由祭祀轉到泛河上來。“埋玉”二句承上啟下,而后前四句描寫泛游汾河,極為富麗豪華;再四句摹歡宴場面,不僅群臣盡享歡樂,百姓也得到犒賞;末四句寫喜慶氣氛與祝頌之意,至此行幸汾陰的活動被描繪得淋漓盡致。詩的第三個層次由“千齡人事一朝空”到“今日黃埃聚荊棘”,為詩人的議論,借今昔世事的翻復,敘盛衰的無常。末四句為最后一個層次,由汾陰的古今盛衰,歸納出“富貴榮華能幾時”的人生慨嘆,發人深省,最為人傳誦。據《本事詩·事感》載:“天寶末,玄宗嘗乘月登勤政樓,命梨園弟子歌數闕,有唱李嶠詩者云: ‘富貴榮華能幾時,山川滿目淚沾衣。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時上春秋已高,問是誰詩,對曰:李嶠。因凄然泣下,不終曲而起,曰: ‘李嶠真才子也!’”全詩筆意流暢,愴惘簡切,意蘊無窮。
上一篇:蘇颋《汾上驚秋》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宋之問《渡漢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