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颋《汾上驚秋》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蘇颋
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蘇颋是唐代難得的太平宰相,開元中與宋璟同當國。襲父封爵,號“小許公”,與燕國公張說皆以文章顯,時人稱“燕許大手筆”。像這樣一位皇上(玄宗)寵信的高官顯貴文章巨公,會作出“驚秋”之詩題,吟出“心緒逢搖落”的感傷句子,頗出人意料。
開元十一年(723),唐玄宗來到汾陰(汾水入黃河地段),祭祀后土神。禮部尚書蘇颋陪祀,這以后蘇被調出京入蜀,任地方官兩年后才又回京。《汾上驚秋》疑即此次隨駕汾陰時之作,但隨駕祭祀系春二月,所以“驚秋”云云所寫也許僅是經歷某種意外不幸后的心緒而已,如魯迅“曾經秋肅臨天下”的“秋肅”亦非實景。
汾陰有漢武帝的古跡。元鼎四年(前113)在汾陰挖得據說是黃帝所鑄寶鼎,武帝親臨,祭祀后土之神,還作了著名的《秋風辭》,《汾上驚秋》意境與之相似,蘇作蓋出于漢武。“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此辭宇宙和社會人生俱概括深廣,帝王氣象包羅萬有而無凌逼之態。樂極哀生,少壯不常,此人人并有之感觸,詩末自然以深慨為基礎出之,就極易打動讀者。蘇颋《汾上驚秋》以寥寥20字隱括劉徹的《秋風辭》,筆力也頗為遒勁壯闊。“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萬里場面南渡河汾者,是景象異常的白云和朔風,也是即將南遷巴蜀的蘇颋自身。那“驚秋”的萬里朔風白云的寒凜,殆出之于蘇的創造,悲涼中隱含的壯闊,竟可與搖落的秋聲心緒平分秋色。盛唐宰相胸次,畢竟不凡。盡管遭逢逆境仕途不順,也具軒昂氣度高瞻遠矚,此詩最耐讀處恐怕還是在這方面,有如劉徹《秋風辭》豐富廣闊而生動的深慨,而不在驚秋嘆老。
后二句搖落心緒究為何事,不可確指。“秋聲不可聞”也包含自我振作。
上一篇:韓愈《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嶠《汾陰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