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fā)揚子。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渺渺暗無邊,行人在何處。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鴛鴦綠浦上,翡翠錦屏中。自憐十五余,顏色桃花紅。那作商人婦,愁水復(fù)愁風。
音韻猶晉樂府之《西洲曲》也。青蓮多似之,其竄入宜哉!古今盛稱此公七絕,不知五古亦深得樂府意,與錢仲文分道揚鑣,非余子所及。
【箋釋】
[長干行] 長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南。見本書卷三韓翃《送丹陽劉太真》注。樂府雜曲歌辭。《竹莊詩話》卷五“長干行”:“山谷云:太白集中《長干行》二篇,‘妾發(fā)初覆額’,真太白作也。‘憶妾深閨里’,李益尚書作也,所謂癡妒尚書李十郎者也。詞意亦清麗可喜,亂之太白詩中,亦不甚遠。大儒曾子固刋定亦不能別也。太白豪放,人中鳳凰麒麟,譬如生富貴人,雖醉夢暝暗啽囈中作無義語,終不作寒乞聲耳。”《全唐詩》卷二八三注:“黃魯直云:‘李白集中《長干行》二篇,其后篇乃李益所作。’胡震亨從之,增入益集。”
[煙塵] 猶風塵。借指旅途辛勞。
[沙頭] 即長風沙。《江南通志》卷三四:“長風沙,在府東六十里,即李白《長干行》內(nèi)所指也,亦名長風城。齊吳子陽與豫州刺史戰(zhàn)于此,宋周湛充江淮制置使,謂長風沙最險者,石牌灣鑿河十里,避之。”
[巴陵] 唐時岳州治所在巴陵縣。《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七“岳州”:“本巴丘地,古三苗國也。《史記》‘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春秋及戰(zhàn)國時屬楚,秦屬長沙郡,吳于此置巴陵縣,宋文帝又立為巴陵郡,梁元帝改為巴州,隋開皇九年改為岳州,大業(yè)三年為羅州,武德六年復(fù)為岳州。”“巴陵縣,本漢下雋縣之巴丘地也。下雋屬長沙郡,故城在今蒲圻縣界。吳初巴丘置大屯戍,使魯肅守之后,改為巴陵縣,自晉以后,遂因之……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揚子] 即指揚子江。長江在今儀征、揚州一帶,古稱“揚子江”,也寫作“楊子江”。因揚子津而得名。《舊唐書》卷四〇《地理志》:“揚子,永淳元年分江都縣置。”《大清一統(tǒng)志》卷六七:“揚子廢縣,在儀征縣東南,漢廣陵、江都二地。隋末杜伏威嘗置戍守于此,名揚子鎮(zhèn)。唐永淳元年,析置揚子縣,屬揚州。大歷以后,鹽鐵轉(zhuǎn)運使置巡院于此。五代時南唐改為永貞縣。”
[湘潭] 湘潭,唐屬江南西道。《元和郡縣圖志》卷三〇“潭州”:“湘潭縣,本漢湘南縣地。吳分立衡陽縣,晉惠帝更名衡山,歷代并屬衡陽郡,隋改屬潭州。天寶八年,改名湘潭。”《舊唐書》卷四〇《地理志》:“湘潭,后漢湘南縣,地屬長沙郡。吳分湘南,立衡陽縣,屬衡陽郡。隋廢郡縣,屬潭州。天寶八年,移治于洛口,因改為湘潭縣。”
[渺渺] 幽遠貌;悠遠貌。《管子·內(nèi)業(yè)》:“折折乎如在于側(cè),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尹知章注:“渺渺,微遠貌。”
[浮云驄] 《西京雜記》卷二:“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之駿馬也,一名浮云。”隋庾抱《驄馬》:“櫪上浮云驄,本出吳門中。發(fā)跡來東道,長鳴起北風。回鞍拂柱白,赭汗類塵紅。滅沒徒留影,無因圖漢宮。”李白《效古二首》之一:“歸時日已晚,蹀躞浮云驄。”高適《塞下曲》:“結(jié)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
[蘭渚] 渚名。在浙江省紹興市西南。《太平寰宇記》卷九六:“蘭亭,在縣西南二十七里,《輿地志》云:‘山陰郭西有蘭渚,渚有蘭亭,王羲之所謂曲水之勝境,制序于此’”。《江南通志》卷四五:“蘭亭,《水經(jīng)注》:浙江東與蘭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號曰蘭亭,亦曰蘭上里。太守王羲之、謝安兄弟數(shù)往造焉。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晉司空何無忌之臨郡也。起亭于山椒,極高盡眺矣。亭宇雖壞,基陛尚存。《太平寰宇記》: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七里。《輿地志》云:山陰郭,西有蘭渚,渚有蘭亭,王羲之所謂曲水之勝境”。曹植《應(yīng)詔》:“朝發(fā)鸞臺,夕宿蘭渚”。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之一:“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朝游高原,夕宿蘭渚。邕邕和鳴,顧眄儔侶。俯仰慷慨,優(yōu)游容與。”
[鴛鴦] 鳥名。似野鴨,體形較小。嘴扁,頸長,趾間有蹼,善游泳,翼長,能飛。雄的羽色絢麗,頭后有銅赤、紫、綠等色羽冠;嘴紅色,腳黃色。雌的體稍小,羽毛蒼褐色,嘴灰黑色。棲息于內(nèi)陸湖泊和溪流邊。在我國內(nèi)蒙古和東北北部繁殖,越冬時在長江以南直到華南一帶。為我國著名特產(chǎn)珍禽之一。舊傳雌雄偶居不離,古稱“匹鳥”。《詩經(jīng)·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崔豹《古今注·鳥獸》:“鴛鴦,水鳥,鳧類也。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思而死,故曰匹鳥。”因此用之比喻夫妻。曹植《豫章行二首》其二:“鴛鴦自朋親,不若比翼連。他人雖同盟,骨肉天性然。”杜甫《晩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高城秋自落,雜樹晩相迷。座觸鴛鴦起,巢傾翡翠低”。
[翡翠] 鳥名。嘴長而直,生活在水邊,吃魚蝦之類。羽毛有藍、綠、赤、棕等色,可做裝飾品。《逸周書·王會》:“倉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楚辭·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些。”王逸注:“雄曰翡,雌曰翠。”洪興祖補注:“翡,赤羽雀;翠,青羽雀。《異物志》云:翠鳥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左思《吳都賦》:“山雞歸飛而來棲,翡翠列巢以重行。”
[顏色] 顏容。崔護《題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輯評】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李謫仙》:山谷云:“太白集中《長干行》二篇,‘妾發(fā)初覆額’,真太白作也。‘憶妾深閨里’,李益尚書作也,所謂‘癡妒尚書李十郎’者也;詞意亦清麗可喜,亂之太白詩中,亦不甚遠。大儒曾子固刊定,亦不能別也。”
《艇齋詩話》:山谷嘗辨《李太白集》中所載二詩云“妾發(fā)初覆額”是李白作,后“憶昔深閨里”一篇是李益詩。山谷雖能辨其非太白詩,而不知其為張潮作也。《玉臺新詠》亦作張潮作。
《重訂唐詩別裁集》卷四:設(shè)色綴詞,宛然太白。
上一篇:《五城道中》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登夏州城觀送行人賦得六州胡兒歌》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