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對酒當歌
【原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1]!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
慨當以慷[3],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5]。
但為君故,沉吟[6]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7]。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8]?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9]。
契闊談讌[10],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11],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12]。
周公吐哺[13],天下歸心。
【注釋】
[1]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對著。幾何:多少。
[2]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樣痛苦卻漫長。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
[3]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應當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4]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美酒。
[5]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6]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7]呦(yōu)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
[8]掇:拾取,摘取。
[9]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10]讌(yàn):通“宴”。
[11]匝(zā):周,圈。
[12]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13]周公吐哺:周公禮賢下士,求才心切,進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下來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哺:口里含著的食物。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
【賞析】
《短歌行》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詩歌。共有兩首,其中第一首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郁頓挫的筆調抒寫了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第二首詩表明作者在有生之年只效法周文王姬昌,絕不作晉文公重耳,向內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跡,使他的內外政敵都無懈可擊。這兩首詩是政治性很強的作品,而其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中。全詩內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尤其是第一首,充分發揮了詩歌創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歷來被視為曹操的代表作。所以,我們這里選讀的是第一首。
這首詩是曹操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氣韻沉雄、質樸簡潔、大巧若拙是曹操詩歌語言藝術上的主要特點,鐘嶸《詩品》謂之曰:“曹公古直,頗有悲涼之句。”這首《短歌行》氣魄雄偉,想象豐富,古樸自然,慷慨悲涼,正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全詩通過對時光易逝、賢才難得的再三詠嘆,抒發了自己求賢若渴的情感,表現出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此詩寫作的背景現在還無定論,但它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總括全詩,我們可以發現,《短歌行》巧妙地將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主要還是為作者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作者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是十分成功的,所以得到了歷史與藝術上的雙重肯定。
上一篇:《短歌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舂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