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武陵《贈賣松人》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于武陵
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欲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
瘦葉幾經雪,淡花應少春。長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塵。
詩歌從對當時社會風氣委婉含蓄的評價落筆: “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賣松人把松樹運到長安求售,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對長安的風氣有著清醒認識的詩人卻認為他未免太天真了,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欲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這兩句是寫賣松人所賣松的品質與要賣的對象。所賣的松是寒澗中的松樹,歷霜經寒,當是棟梁之材無疑;所賣的對象是富豪貴族的小姐們。“寒澗樹”與“翠樓人”,這二者對比是多么鮮明,多么不諧調。試想,翠樓上的小姐買這“寒澗樹”何用?于是,這賣松的結果如何便可想而知了。
“瘦葉幾經雪,淡花應少春”,這一聯轉而正面描寫松樹的面貌,詩筆扣住“寒澗樹”來作文章。幾經寒暑的松樹,其葉是瘦而無光澤,其花也是“淡花”,更談不上什么春意了,這實際上也補足了“翠樓人”對它的態度。
“長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塵”,詩歌最后點題,詩人感嘆道,長安城是個“重桃李”的地方,根本就沒有人會看得上少有春意的“寒澗樹”,那賣松人與松樹最終只能落得個“徒染六街塵”的結果。松樹本是棟梁之材,這里顯然是喻指國家的棟梁之材,而長安城乃國都之所在地,正是最需要此材的地方,但是“翠樓人”需要的是像桃李那樣對國家并無用處、徒有其表,只會趨時媚俗的小人。“徒染”二字,足見詩人感慨頗深。
詩歌通篇用比體,對唐代后期的社會風氣進行了諷刺批判,很顯然,這是蘊含著詩人自身深切的感受在內的。
上一篇:《贈別二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崔郊《贈婢》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