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再游玄都觀(并引)》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劉禹錫
余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時大和二年三月。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由序中可看出,作者因為寫了那首觀花詩為當權派所不喜,又被貶出京城,14年后,再次被朝廷召回長安任職。詩人玄都觀故地重游,不惟人事全非,而且景觀亦大大不同,感觸激動之余,又寫了這首詩,可以被視為前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續篇。一二句是寫當年的“仙桃滿觀如紅霞”的烈火煎油的繁華已經不復存在,呈現眼前的是一片荒涼。聯系前一首詩,桃花是象征著那些權勢新貴,而今則是已經“凈盡”。“凈盡”二字,包含了劉禹錫的輕蔑嘲笑之情,此外,詩人以菜花與桃花相對,也寓示了當初那些不可一世、炙手可熱的權貴們而今的可憐結局。
三四兩句緊承此而來,由“桃花凈盡”必然聯想到種桃的道士,而今他們到哪里去了呢?也如桃樹一般,蕩然無存,作鳥獸散了。第三句以問句起,自然增加了第四句的分量。但是第四句不緊接著回答說種桃道士的下落,而是跳過一層,以自己的行蹤作答。顯然詩人的心情激動,感觸極深。在這14年中,可謂是滄海桑田,人事紛紜,不僅玄都觀變了樣,朝中光皇帝就換了三個,而自己卻經受住了種種打擊、排擠,而且又回到了京城,怎能不感慨萬千呢?從這里可看出詩人不屈的戰斗精神與充滿自豪的情懷,對自己革新立場的堅定信念,以及對頑固守舊派的蔑視與嘲笑。白居易曾序其詩,以詩豪稱之,謂“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可以說,這第四句是字字可圈可點,字字飽含詩人的情懷。據《舊唐書·劉禹錫傳》載,這首詩流傳出后,又給作者帶來了麻煩,“執政又聞詩、序,滋不悅”,劉禹錫結果又被派往東都洛陽做太子賓客這樣一個閑散的官。由此我們也可看出這首詩所具有的戰斗作用。
這首詩歌做到了明快與含蓄、寄托的結合,議論與描寫的結合,同時在寫法上,還很好地運用了對比和比喻的手法。
上一篇:劉禹錫《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荀鶴《再經胡城縣》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