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南戲·徐《殺狗記·雪中救兄》原文與翻譯、賞析
【小桃紅】 子猷乘興去訪戴,還鄉興盡回船去也; 閉門的袁安臥高堂,映雪的是孫康; 呂蒙正繞街坊,謁朱門九不開無承望,也滿頭風雪恓惶,運來時理朝綱。
【蠻牌令】 哥哥占田莊,教兄弟受凄涼。本是同胞養,又不是兩爹娘。我穿的是粗衣破裳,你吃的是美酒肥羊。哥哥嗄,心下自思量,自忖量,若不思量后,分明是鐵打心腸。(走絆生身跌介)
【繡停針】 先自悲傷,又遭一跌痛怎當。抬身忍痛回頭望,見一漢酒醉倒在街旁。本待學劉伶入醉鄉,好一似臥冰王祥。看看冷逼寒凍神魂喪,早難道酒解愁腸。
【園林杵歌】 這容龐好似孫大郎。(驚介) 唬的我魂飄蕩,退后趨前心意忙,那堪柳絮梨花下得恁狂。似這般冷颼颼,寒凜凜,哥哥怎當?
自忖量,自感傷,怕這雪凍死了兄長,怎禁得撲簌簌淚出痛腸。
【望歌兒】 三人踏雪同宴賞,他兩個先自回歸,撇你在長街上。(生作醉語介) 二位賢弟賽關張。(小生) 口是心非,休想賽關張。到此方知他調謊,從今后休把親撇漾。
【羅帳里坐】 欲送你到家,尋思慘傷。哥哥酒醒,禍起蕭墻,誰教你上門自取災殃?只愁雪上更加霜,這頓拳頭怎當。(背生走介)
【江頭送別】 哥哥的,哥哥的倚強恃長; 親兄弟,親兄弟意怎敢忘?
好歹背你回家去,由哥哥打罵何妨。
【憶多嬌】 兄見短,咱見長。苦啊,我全無氣力,須當勉強。念取同胞親兄長。手足之情,手足之情,怕甚山遙路長
【尾聲】 看看背過平康巷,哥哥酒醒從頭想。兄弟是嫡親,結義的都是謊。
《殺狗記》是中國戲曲史上享有盛譽的四大戲文之一。本劇圍繞發生在孫榮、孫華二兄弟之間的家庭糾紛,宣揚中國古代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劇寫孫華與市井無賴柳龍卿、胡子傳結為兄弟,將弟弟孫榮逐出家門。其妻楊月真為讓丈夫明辨親疏,殺狗假作人尸,放在門口,此時只有孫榮顧念兄弟之情,把尸體移到別處掩埋。柳、胡二人告發孫華殺人移尸,楊月真說出真相,兄弟和好如初。《殺》 劇針對為人所關注的元末社會問題,闡揚封建道德觀念。其文學、藝術成就較之“荊、劉、拜” 三種,略顯不及。
《殺狗記》 第十二出描述孫華把孫榮逐出家門以后,與柳龍卿、胡子傳二人飲酒作樂。孫華醉倒街頭,柳、胡二人竊走他隨身攜帶的錢鈔和羊脂白玉環,自顧自走了。孫榮在風雪中遇到哥哥,不顧饑寒,背孫華回家。本出重在塑造柳、胡二人的無賴形象,進一步凸現孫華的昏聵糊涂,為奸人所用。通過在風雪中對兄弟二人處境的描寫,無聲的展示了戲劇矛盾沖突。本出借助孫榮的行動,形象地闡明了 《殺》劇的具體思想主旨,強調手足之情,把整出戲推向高潮。
本出曲文除文詞風格保留有明顯文人改編痕跡外,用典也很多。借以抒發孫榮在風雪中的感慨,“我想古人也有幾個好雪的,也有幾個不好雪的,得孫榮略說幾個。” 【小桃紅】 一曲連續列舉四則與雪有關的典故,如: “子猷訪戴”、“袁安閉門臥高堂”、“孫康映雪”、“呂蒙正風雪破窯記”。想來,在早期民間南戲編演者筆下,“兩三日沒有水米打牙” 的孫榮何以有如此從容的雅興?這當是明初 《殺》 劇多經文人改訂的直接結果,作品表現改編者普遍的創作習慣。
本出感人之處在于自孫榮口中道出的兄弟二人的不同生活處境,如 【蠻牌令】一曲: “哥哥占田莊,教弟弟受凄涼。本是同胞養,又不是兩爹娘。我穿的是粗衣破賞,你吃的是美酒肥羊。哥哥啊,心下自思量,自忖量,若不思量后,分明是鐵打心腸!” 讓人聯想起馬致遠 《漢宮秋》 第三折 【收江南】 中,“呀! 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 一句,此曲抒發了孫榮期望哥哥猛醒的真實情感,語言本色直白,情真意切,有強烈的感染力。
上一篇:《朱買臣風雪漁樵記》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杜蕊娘智賞金線池》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