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①》唐詩賞析,《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原文與注釋
李 白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②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注釋】①侍郎叔:李白的族叔李曄,時由刑部侍郎貶官嶺南。②刬卻:鏟除、削平。
【鑒賞】 這是一首具有獨特構思的紀游詩。
乾元二年 (759) 春,李白因追隨永王李璘獲罪,被流放夜郎 (今貴州桐梓縣),途中行至巫山,遇大赦放還。九死一生的李白喜出望外,立即趕往江夏(今湖北武漢市),希望朝廷能再度用他。但活動和等待的結果使他大失所望,只好離開江夏漫游湖南。這年秋天,他在岳州 (今湖南岳陽市) 遇見同被貶官嶺南的族叔李曄,于是一同暢游洞庭湖,飲酒作樂,醉后寫下三首一組五言絕句。李白才華橫溢,素有遠大抱負,而朝廷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達。今乘酒興數十年感憤一齊涌上心頭,述諸筆端,成此絕唱。
上聯寫叔侄二人碧波泛舟,開懷暢飲之際,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擋住了湘江之水,使之不能一瀉千里地直奔長江大海; 就好像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礙,破壞了他的遠大前程。于是,他發出奇想,要鏟除君山,為湘江鋪平道路,讓浩浩蕩蕩的湘水毫無阻擋地向前奔流。實際上這是抒發他心中的憤懣不平之氣。他多么希望鏟除世間的不平,讓自己和與自己一樣懷才抱藝之士有一條平坦的大道可走啊! 然而,這畢竟只是浪漫主義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鏟不平的,世路仍然崎嶇難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還是盡情地喝酒吧!
下聯寫詩人喝醉了,從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像全湖的水都變成了酒,那君山上的紅葉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緋紅的醉顏嗎? 于是,詩人又發出了浪漫主義的新奇想: 他要像君山上緋紅的秋葉一樣,用整個洞庭湖中無情無盡的酒來盡情一醉,借以沖去積壓在他心頭無盡的愁悶。
全詩前后兩種奇想,表面上看似各自獨立,實際上卻緊密相關。聯系它們的紐帶就是詩人壯志未酬的千古愁、萬古憤。酒和詩伴隨詩人一生,又都是詩人借以抒憤懣、豁胸臆的手段。只有處在這種心情下的李白,才能產生這樣奇特的想象; 也只有這樣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地表達此時此際李白的心情。
上一篇:《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詩賞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商隱·隋宮》唐詩賞析,《隋宮》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