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正文,山陰人。至德二載進士,歷諸暨及河南尉,終校書郎。
【箋釋】
[山陰] 今浙江省紹興市。《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六“越州”:“山陰縣,秦舊地,隋改為會稽。垂拱二年,又割會稽西界別置山陰,大歷二年刺史薛兼訓奏省山陰并會稽。七年,刺史劉少游又奏置,今復并入會稽。”《極玄集·嚴維》:“字正文,山陰人。”《新唐書》卷六〇《藝文志》:“嚴維詩一卷,名令,字正文,越州人。秘書郎。”《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嚴維集一卷,唐秘書郎山陰嚴維正文撰。”越州、山陰均指一地。
[至德二載] 《極玄集·嚴維》:“至德一載進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至德二載辭藻宏麗科。”《唐才子傳·嚴維》:“至德二年,江淮選補使、侍郎崔渙下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舊唐書》卷一〇《肅宗紀》:至德元年十一月,“詔宰相崔渙巡撫江南,補授官吏”,至德二載“八月甲申,以黃門侍郎崔渙為余杭太守、江東采訪防御史”。崔渙以至德元載十一月受命,二載八月已改為余杭太守,則行選舉事當在二載春夏。故《極玄集》謂“至德一載進士”,誤。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卷三補箋以為,嚴維為李希言下進士,但其任諸暨尉則為崔渙選授,甚是。
[諸暨]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六“越州”:“諸暨縣,秦舊縣也。界有暨浦諸山,因以為名。越王允常所居。”河南,即今洛陽。《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府”:“河南縣,本漢舊縣,后魏靜帝改為宜遷縣,周宣帝復為河南。隋仁壽四年,遷都,移縣于東都城內寬政坊,即今縣是也。永昌元年,以明堂初成,改為合宮縣,神龍初復舊。二年復為合宮,景云初復舊。”《極玄集》卷下:“歷諸暨及河南尉。”《唐才子傳·嚴維》:“以家貧親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已四十余。”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卷三,嚴維大約由越中赴河南尉。
[校書郎] 《極玄集·嚴維》、《唐詩紀事》卷四七均謂嚴維“終校書郎”。《新唐書》卷六〇《藝文志》作“秘書郎”。武元衡有《聞嚴秘書與正字及諸客夜會因寄》、《經嚴秘校維故宅》詩,嚴維當為“秘書郎”。參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卷三考證。秘書郎,《唐六典》卷一〇“秘書省”:“秘書郎四人,從六品上。”“秘書郎掌四部之圖籍,分庫以藏之,以甲、乙、景、丁為之部目。”
上一篇:《春夜皇甫冉宅歡宴》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自云陽歸晚泊陸澧宅》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