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結·賊退示官吏并序》唐詩賞析,《賊退示官吏并序》原文與注釋
元 結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歟? 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 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②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③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④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注釋】 ①井:即“井田”。井稅:這里指賦稅。②戎旃:軍帳。③典:治理。
④委:棄。刺船:撐船。
【鑒賞】 這是一首政治詩,詩的前序詳細說明了作詩的緣由。癸卯年,即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少數民族“西原蠻” 發動了反對唐王朝的武裝起義,先攻占了道州,第二年,又攻占了永州和邵州,卻放棄了再次攻占道州的機會。詩人這時正好在道州任刺史,詩人認為,“賊人” 沒有再次攻打道州的原因是 “傷憐” 百姓而已。賊人都知道同情百姓,而朝廷派下來的征稅的官吏卻依然橫征暴斂,不顧人民的死活。憤慨之余,詩人留下了這首諷刺詩。
全詩共分四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昔歲太平日子,生活的閑適滿足,其中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很有陶淵明詩歌的韻味。七至十四句為第二段,寫“賊人” 不攻打道州的原因,說明像盜賊之輩尚有哀憐之心,為后來對比官吏的殘忍做鋪墊。十五至廿句為第三段,直接抨擊官吏,用 “豈不如賊焉” 表達了對于不體恤人民的使臣們的憤怒。最后四句為第四段,表明自己的心志: 寧愿棄官,也不愿做所謂“能臣干吏”來迫害貧苦百姓。寧愿“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過恬淡平靜的生活。
詩直陳其事,不尚辭藻,不事雕飾,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具有一種自然天成之美。
上一篇:《秦韜玉·貧女》唐詩賞析,《貧女》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商隱·賈生》唐詩賞析,《賈生》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