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奧
作者: 張若晞 【本書體例】
【原文】:
瞻彼淇奧(1),綠竹猗猗(2)。有匪君子(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瑟兮僴兮(5),赫兮咺兮(6),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7)!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8),會弁如星(9)。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10)。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11)。寬兮綽兮(12),猗重較兮(13),善戲謔兮,不為虐兮(14)!
【鑒賞】:
《淇奧》是衛風的第一篇詩。它的作者不是民間詩人,而是衛國的卿大夫,可惜史失其名。關于這首詩的主題,《毛詩序》說得很清楚:“淇奧,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詩也。”朱熹在《詩集傳》里也說此詩是“衛人美武公之德”。近人根據徐干《中論》的話假定此詩為衛武公“死后追美之詞”。這些說法雖有差異,但都肯定是頌揚衛武公之德。衛武公何許人也?據《史記·衛世家》記載,他姓姬名和,約生于周厲王即位之前一年(前858),卒于周平王十三年(前758),享年約百歲。死后謚號為武公。在衛武公為國君四十二年,亦即周幽王十一年(前771)的時候,犬戎作亂,殺死幽王,西周滅亡。此時,衛武公與秦襄公、晉文侯、鄭武公均率兵前往,輔佐周王室,平息了這場叛亂,并且護送太子宜臼東遷洛陽,史稱周平王。在平息這場禍亂中,衛武公因有大功而晉級公爵,任命卿相。在周平王初即位的兩年,年且九十的衛武公,“入相于周”,衛國卿大夫要為他舉行隆重的歡送儀式,會上有位卿士大夫進獻了這首情文并茂的佳作,極贊武公的崇高品德。
詩中贊賞武公的品德,與《史記·衛世家》、《國語·楚語》、《詩經》的《賓之初筵》、《抑》等詩文中所稱述的基本相符。從這些殘缺不全的可信史料中可知:他是四十七歲為君的,為君期間政績斐然。一是能修明政治,得到衛國百姓的擁護,正如《史記》所云:“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二是學習詩禮,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精進不已,正如《淇奧》詩中所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竭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文章斐斐,威儀非凡,文武兼備,品德至美的標準人物。在西周覆滅、平王東遷的歷史大變遷之際,他的政治表現是相當杰出的。他率兵佐周,平定犬戎之禍。功績顯赫,封公為相。作詩自勉,憂國憂時。敬慎威儀,老當益壯,自強不息。
《澳奧》詩正是衛武公一生的戰斗總結,也是他的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它從不同的角度,通過朝服的“弁”和“重較”的輅車兩個細節,贊美衛武公是一位既莊重、威武而又有文采風流的國君,具有崇高而完美的品德。
全詩共三章,每章九句,分三節來寫。第一節,即每章開頭兩句,運用詩經傳統手法,因物感興,景中含情,興象清美,而意蘊甚豐。作者借衛國獨有的地方風光淇水涯岸彎曲的地帶,長著茂密的叢叢綠竹起興,暗示并象征“武公質美德盛,有康叔之余烈”(《毛亨傳語》)。《淮南子》有“貫淇衛之箭”的話,《漢書》有“下淇園之竹以為楗”之語,《集傳》也有“淇上多竹,漢世猶然。所謂淇竹是也。”據此可知,淇水邊上漢代以前多竹,其美景當不亞于江南。故一個“瞻”字極為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對淇水美景的由衷贊嘆。綠竹中虛外直,挺秀多姿,四時長青,宜于用它比喻人的品格高尚或者豐采出眾。從“綠竹猗猗”到“綠竹青青”再到…綠竹如簀”,既是描繪綠竹的成長過程,亦是描寫詩中主人公的成長過程。綠竹的形象,既能啟迪人們聯想到主人公“虛心直節”的內質之美,也能使人想象出主人公挺秀清朗的風姿之美。更為重要的是,三章的興象與意蘊是有機的聯系,組成一個完整的生長發展的進程,富有不同的階段的美的意義,給人以不同的而又是美的享受。由綠竹的抽筍、解籜,到枝葉猗猗的柔美,進而發展壯大成為綠竹青青的剛美,進而發展成為密集叢生的豐美,至此,綠竹到達臻于成熟的境界。這也暗示和象征著衛武公學問德業的進修是“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詩經·周頌·敬之》)”。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進到“如金如錫,如圭如璧”的“金玉其相”的質地精純,光彩照人,達到政治上、道德上、學問上完全成熟的境界,成為廟堂之器,堪為天子卿相。如此精湛的開頭藝術,無疑對整個詩篇起渲染背景、烘月托月的妙用。規律。
第三節,即各章的末四句,前二章后四句相同,“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前兩句是極力贊美武公平時經過精密努力的自修,品德高尚,學問精深,才華出眾。美既充于內,威儀當著于外。精光四射,表現非凡。一個“瑟”字見其容顏矜莊,一個“僴”字見其氣度威武而豪爽,一個“赫”字見其德行輝煌:一個“咺”字見其威儀宣朗。這就把武公的內外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象這樣文章外現、文采斐然,富于素養的君子,人們豈能將他忘懷?
第三章的后四句,結束甚妙。按照詩歌的內容線索和藝術結構來看,如果寫成三疊重唱,亦十分和諧自然,了無斧鑿痕跡,不會損害全詩的完善。可是詩人沒有這樣做,而是另辟蹊徑,拓寬和加深詩的意境,豐富詩的內涵。這樣的結語既不落俗套,又能重新振起,引出新意,體現了古人說的結語貴“出場”、“篇終出人意表”的精神。“寬兮綽兮,猗重較兮”,是說衛武公“入相于京”時乘著周天子賜給的華貴的“卿士之車”,鸞鈴和鳴鏘鏘,他有所敬,則俯而憑軾;平常無事,則猗車耳(“較”)而立。其態度既莊嚴威武,又綽然寬緩,既鎮定安適,又雍容而溫和,具有休休大臣的風度。這樣的描寫也符合衛武公的實際,正如《抑》中所說的一樣:“慎爾出話,敬爾威儀,無不柔嘉。”足見武公品德素養氣度性格的成熟。這兩句實際上是對全詩的結語。但他不是一味矜莊威嚴,令人見之肅然敬畏,還有富于諧趣、亦莊亦諧、莊中有諧的一面。所謂“善戲謔兮,不必虐兮”就是這種性格的體現。他善于開玩笑,但又不過分,使人感到親切和藹,平易近人,正如《鄭箋》所說:“君子之德,有張又弛,故不常矜禮,而時戲謔。”由此可見,衛武公的確鍛煉到了不矜不驕,言談舉止得體,周旋自然中禮的地步。全詩到此戛然而止,但在人們心目中卻留下了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令人終生難忘的美君子形象。深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具有“曲終奏雅”之妙。
《淇奧》一詩不僅在內容上光采照人,而且在藝術上亦是上乘之作。在藝術上它是一曲美的贊歌,給人以美的享受。詩人塑造的衛武公形象可以說達到了至善至美的程度。首先詩人描寫了主人公的品德美。他切磋琢磨,積極進取。瑟僴赫咺,輝光日新。金錫圭璧,精純質美。其次是形象美。詩中的主人公中情好修,嚴于克己。文章外現,文采斐然。學問精深,才華出眾。莊嚴不驕,氣度不凡。再次是“善戲謔兮,不為虐兮”的性格美。可見詩中描寫的主人公集美于一身,簡直是美的化身。
表現手法美亦是本詩的一個顯著特點。這首詩綜合運用了賦、比、興的手法及排比、反復、夸張等修辭手法,從環境的描寫,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互為襯托,相得益彰。從品德學問到衣飾車騎,從形象描繪到細節刻畫,先內后外,極有層次,一一鋪寫,寫盡了人物的人品性格和文采風流,“賦”的特點特別突出。
語言優美也是本詩一大特點。首先表現在音韻美,其特點是音韻天然、和諧鏗鏘。其次是語言形式十分簡約,常是一、二字卻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反復吟詠,皆有新意,做到了“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劉勰語)。
上一篇:《涉江采芙蓉》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清人》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