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南鄰》唐詩賞析,《南鄰》原文與注釋
杜 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①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②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③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④
【注釋】 ①烏角巾:頭巾的一種,烏黑色,為平民所戴。芋栗: 芋頭和栗子,平民的主食。②階除: 臺階。③受: 接受、容納。④柴門: 用樹枝做成的門。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近鄰人家的情景詩。
距杜甫浣花草堂以南、小河的對面住著一位錦里先生 (以地名作人名),故詩題名為《南鄰》。杜甫對他有所了解和結識,后來又接受他的邀請進屋造訪,故而寫下這首《南鄰》 詩。說它是詩吧,卻又是畫; 是用兩幅畫面組成的詩,詩中有畫,畫有中詩。
上半篇是一幅山莊隨訪圖。
到錦里先生家里作客,詩人看到迎接他的主人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平民打扮;進門的園子里種了不少竽頭,樹上的栗子也成熟了。說“未全貧”,是說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從主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知道他是個安貧樂道的謙謙君子,滿足于眼前這種樸素無華的田園生活。進了屋,孩子們笑語相迎,原來這家子時常有人來往,連兒童們都很好客。正在臺階上啄食的雀鳥看到人來也不驚飛,因為平時就沒有人去驚擾和傷害它們。這氣氛是多么的合諧、寧靜!在這幅絕妙的寫意畫中,連主人耿介誠懇的性格都畫出來了。
下半篇是一幅江村送別圖。“白沙”、“翠竹” 顯得明凈無塵,在新月的照映下意境特別清幽。這就是主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縱橫,樹枝做的木門外便是一條小河,漲了秋水也不過四五尺深。“野航” 是鄉間擺渡的小船,能夠承載兩三個人過河,恰好適應這里的需要。在暮色的掩映中,客人杜甫在主人錦里先生的“相送” 之下,登上了這 “野航” 回家。殷殷之情難以言表。可以想見,杜甫來時也是這野航擺渡的。為了不沖淡主題,所以詩中未作交待。
從“兒童喜” 到“月色新”,可以看出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間 “具雞黍”、“話桑麻” 這類事情,都略而不寫。這是詩人的剪裁,猶如畫家的選景,十分得體。
上一篇:《李商隱·北青蘿》唐詩賞析,《北青蘿》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唐詩賞析,《聽安萬善吹觱篥歌》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