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休假日訪王侍御不遇》原文與賞析
韋應物
九日馳驅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首句敘寫自己在一旬中九天為官務奔忙,終于迎來了一個休假日。唐制,官吏每旬休假一日。《資治通鑒·唐紀》胡三省注云:“一月三旬,遇旬則下直而休沐,謂之旬休。”
次句寫詩人利用休假日去拜訪友人王侍御,偏偏撲了個空。“不遇又空還”五字寫盡了詩人懊喪悵悶的心情。詩至此,意思已經說完,題目已經做盡,如何再翻出新意,就要看詩人的功夫了。
盛唐大詩人如孟浩然、王維、李白等都有訪友不遇詩,不妨將其不同的結尾拿來比較一番: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外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孟作以“雞犬空在家”的氣氛渲染、烘托出自己訪而不遇的悵惘之情;王作具體描繪了友人居住環境的清幽,山水景色的優美,從而顯示出主人鄙棄功名、閉戶著書的高潔情懷,也暗示了自己的濃郁向往之情;李作直接描寫自己倚松愁思的動作,從而烘托出詩人急于想見到友人的迫切心情。
如今韋作又脫出了盛唐這些大詩人訪友不遇的窠臼,轉筆從贊美友人詩思之清入手,進而襯托出友人人格的不凡。韋應物說,難怪友人的詩思如此清澈而沁人心骨,原來他所居住的環境如此清冷幽靜,不僅門對著涓涓寒流,還面對著積滿皚皚白雪的山崗呢!末句妙語雙關,既是友人居住環境的具體描繪,又是友人詩思詩境的比況形容,由此更見出韋作的構思之妙。
上一篇:《劉方平·代春怨》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溫庭筠·傷邊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