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寄校書七兄》唐詩賞析,《寄校書七兄》原文與注釋
李 冶
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余。①
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②
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③
因過大雷岸,莫忘幾行書。④
【注釋】 ①蹉跎歲月余: 失意,歲月虛度; 兼有遲暮之感。②蕓閣吏: 即指校書郎這個職位。蕓閣系政府的藏書館,校書郎即整理政府圖書工作的官員。③棹 (zhao):船槳。這里以槳代船。④大雷: 地名,又稱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
【鑒賞】 這是一首別致的言情詩。
作者的 “七兄” 自烏程赴任校書郎職位,沿江而上。首聯寫作者眼前的心境。“無事” 加之“蹉跎”,描出了百無聊賴的情緒。頷聯點出寂寞,不講自己的寂寞清苦,僅從“七兄” 方面著想,為他今后的寂寞而擔憂。這是多么的體貼,多么的深情! 其實,自己的寂寞是不言而喻的。這種寫法叫做“推己及人”,情味雋永。與首聯承接自然,似乎漫不經意,很像一篇五古的開頭。頸聯想象 “七兄” 赴京的行程: 上句寫水程,下句寫陸程。水 “遠” 舟 “浮”,有“孤帆遠影碧空盡” 的意境。漢代曾將蓬萊神山 (傳說仙府秘籍多藏于此) 稱為蕓閣,蕓閣吏又意指整理仙府秘籍的官員,這里稱七兄所乘舟為 “仙棹”,景中又多一層神秘與向往之情。星為“寒星”,車為“使車”,兼有所乘之官車披星戴月、旅途辛勞之意,“使車” 惟“寒星” 相伴,更描出其旅途寂寞惹人思念。整個旅途風光以 “寒星”、“遠水” 概之,情景簡淡而意象高遠。由于前兩聯皆述情,未免空疏; 本聯則入景,恰好補救。又本聯對仗工整,格律相諧,令前六句看似散而實不散,其妙處不止境佳,而且意佳。
尾聯“過大雷岸” 借用了南朝詩人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 的典故。宋文帝時鮑照受臨川王征召,由建業 (今南京市) 赴江州 (今武漢市) 途經大雷登岸觀景,寫下一書寄其妹。照妹鮑令暉是女才子,兄妹有共同的文學愛好,所以他將沿途所見山川風物精心描寫給她,兼有告慰遠思之意。作者借用此典,使詩意大大豐富。由于有 “莫忘幾行書” 的提示,便使讀者從蹉跎歲余、遠水仙棹、寒星使車的吟詠中聯想到鮑照書中關于歲暮羈旅的描寫: “悲風斷肌,去親為客”,進一步體會到頷聯語淡情深的關切之情。詩人以鮑令暉自況,借大雷岸作書之事寄兄妹相思之情,用典既精切又自然。“莫忘寄書” 的告語,形出詩人之不能忘情,盼寄書言 “幾行”,意重而言輕。凡此種種,都使篇尾既富于含蘊,又保持開篇就有的不刻意求深、“于有意無意得之” 的風韻。
全詩特點在于不同于五律的常例,自不經意中寫來,初似散緩,中幅以后忽入佳境,有愁思之意而無危苦之詞; 至曲終奏雅音,韻味無窮,堪稱五律中別具風格的妙品。
上一篇:《韋應物·寄李儋元錫》唐詩賞析,《寄李儋元錫》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唐詩賞析,《尋西山隱者不遇》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