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撥不斷]“布衣中”(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一場惡夢!
見《太平樂府》卷二。此曲化用唐代詩人許渾的名作《金陵懷古》入曲,一方面表示了對王侯將相的蔑視,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作者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想。許渾的《金陵懷古》是一首七律:“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詩將盛衰興亡之感融注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而馬曲則直抒胸臆,故詩蘊藉而曲豪放。作者起筆所問的“布衣中英雄”,當指南朝宋、齊、梁、陳出身微賤的四朝開國皇帝,作者似急不可待,直欲起亡靈于地下而加以責問:帝王的圖謀霸業,作用何在呢?在這強烈的反問語氣中,作者對王侯將相的蔑視態度,已充分見出。最后三句,算是對前一問的回答。“禾黍”二句,直接引用原詩,不過因格律需要而顛倒了次序。千官廢冢、六代頹宮,在一片禾黍楸梧的掩映之中,仿佛是歷史興亡的見證,正訴說著盛衰興廢的悲涼。詩的衰煞意境,被曲成功地借用,英雄王霸無不如過眼煙云的思想得到了形象的表現。最后,用“一場惡夢”,對“王圖霸業”作總的評說,借對歷史的否定而否定了現實。既然英雄的作為不過如一場惡夢,而自己的懷才不遇、終老布衣也就沒有什么可悲的了,這就是元代知識分子無可奈何的一種自我寬慰。
上一篇:《[雙調·撥不斷]“子房鞋”(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撥不斷]“浙江亭”(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