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宮人入道
休梳叢鬢洗紅妝,
頭戴芙蓉出未央。
弟子抄將歌迭遍,
宮人分散舞衣裳。
【前解】
前解寫舍俗之誠,后解寫初心之猛。○菩薩六波羅密,必以布施而為第一。故大雄丈夫教人學(xué)道,先學(xué)舍施。能舍施者,是名健兒,不舍施者,雖學(xué)千劫,終非道也。舍施之法,從難舍起,必當(dāng)揀其心所最愛不可舍者,而先舍之。如此三、四,則真所謂能舍難舍者也。蓋美人心性,最惜歌舞,歌有迭有遍,父子一拍不傳;舞有衣有裳,姐妹暫時不借。而今任意抄傳,盡情分俵,則是一去永去,更不還來。觀一、二之盡廢梳掠,頭戴花冠,便是通身放倒,更無寸絲未斷者也。
問師始得經(jīng)中字,
入靜猶燒內(nèi)里香。
發(fā)愿蓬萊見王母,
卻歸人世施仙方。
【后解】
始得經(jīng)字,猶燒內(nèi)香,教中謂之輕毛菩薩,正即為出九仞,方覆一簣意也。而能發(fā)大愿力,誓必成就,見王母,歸人世者,猶言不見王母,決不歸來。嗚呼!其勇猛也如此,然則后日從王母邊來,我真欲旦暮俟之也。○作宮詞人,不謂其胸中又有如此事。
上一篇:金圣嘆《送宮人入道》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送徐山人歸睦州舊隱》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