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塞上聽吹笛》唐詩賞析,《塞上聽吹笛》原文與注釋
高 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①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②
【注釋】 ①雪凈: 冰雪消融,大地上看不到積雪了。羌笛: 我國羌族人民吹的笛子,這里借指邊塞上少數民族的樂器。戍樓: 戍守邊地的城樓。②關山: 邊關附近的山野。
【鑒賞】 這是一首格調高昂的邊塞詩。詩中之景有實景與虛景之分。
首二句寫的是實景: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大地春暖,是牧馬回還草原的季節了。讓馬群在牧場上奔波覓食了一整天,戰士們趕著馬群歸來,天穹上灑下了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從哪座戍樓間傳出了悠揚婉轉的羌笛聲。這是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靜的氣氛。雪凈、羌笛、牧馬、月明顯示了大地解凍的春天的信息和邊塞原野開闊的情景。“牧馬還”三字還含有胡馬北還、邊烽停息的意思,于是“雪凈” 二字也有了幾分象征邊塞危解、和平來臨的意味。這個開端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寧靜開朗的基調。
尾二句寫的是虛景: 羌笛聲是內地人熟悉的《梅花落》 曲調,而且這笛聲在北風的吹送下斷斷續續地響了一夜。“梅花何處落” 是將 “梅花落” 三字拆開用,嵌入“何處” 二字,意即何處吹奏《梅花落》,并且以 “借問” 的方式設問,其詩意與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相近,是說風傳笛曲,一夜之間聲滿關山。這種景象確實十分動人心弦。將《梅花落》 曲調名拆用,還構成一種幻覺,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關山。這固然是寫聲成象,但它是由曲調名拆用形成的假象,再以設問方式出之,則是虛上加虛。細細品來,這虛景又恰與雪凈月明的實景配搭和諧,虛實交錯,構成美妙曠遠的意境。而這種意境是任何高明的畫家也難以畫出的。同時,這里仍包含通感,即由聽曲而 “心想形狀” 的成分。戰士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 (胡地沒有梅花),進而想到梅花之落地,這中間又有了濃郁的思鄉情調。不過,這種思鄉情調并不低沉,而是昂揚的。這不單是為首句定下的樂觀開朗的基調所決定的,同時也有關乎盛唐的氣象。正是由于懷著盛唐時期人們通常所有的那種豪情,詩人的筆力方才顯得豪邁雄渾,格調方才顯得高昂悠遠。
上一篇:《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唐詩賞析,《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賞析,《天末懷李白》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