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空囊》原文與賞析
杜甫
翠柏苦猶食,明霞高可餐。
世人共魯莽,吾道屬艱難。
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乾元二年(759),杜甫棄官由華州流寓秦州同谷。這時,戰(zhàn)亂動蕩仍未平息,詩人生活極其艱難。杜甫這首詩,通過寫自己的空囊(囊,指錢袋),以小見大,反映當時的社會和詩人自身的思想、遭遇。
首聯(lián)“翠柏苦猶食,明霞高可餐”,詩人緊扣詩題,言內(nèi)而意外,寫出兩層意思,一層是說錢囊空空,無錢買食,只得餐霞食柏,權且充饑,這是言內(nèi)之意。除此之外,尚有另一層言外之意,在古人看來,明霞翠柏均非凡俗之物,杜甫此語出自《列仙傳》 “赤松子好食柏實”和司馬相如《大人賦》 “呼吸沆瀣餐朝霞”。表現(xiàn)杜甫雖生當亂世,饑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節(jié)高尚。因此,我們體會句中的“猶”“可”兩字,既把作者的貧苦說得十分實在,而又似頗為自負。這后一層含義,與詩的頷聯(lián)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頷聯(lián)“世人共魯莽,吾道屬艱難”,交代囊空的根本原因。所謂“世人共魯莽”,猶“眾人貴茍得。”時當亂世,人多茍且偷安,在安史之亂中,認賊作父、為虎作倀者有之,屈于強暴、強任偽職者有之,而杜甫呢?戰(zhàn)亂爆發(fā)后,他棄家鄜州,奔赴行在,中途陷于敵手,后又因兩上直言,受貶落職,遭遇不可謂不坎坷,但他“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及至貧寒如此,仍然持道守節(jié)。這里,杜甫所說的“吾道”,是不愿茍得之直道,忠勇報國之達道。頷聯(lián)兩句,通過對比的手法,把杜甫高尚不俗的品格鮮明地凸現(xiàn)出來了。
頸聯(lián)“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進而具體寫貧狀。作者皆從“寒”字來入筆。下句使人聯(lián)想到詩經(jīng)“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和詩人“布衾多年冷似鐵”的名句,上句說“不爨”,其實并非因為“井晨凍”,而是因為無食。序?qū)賴蓝瑓s晨炊無米,夜寒難御,可見一貧如洗。
尾聯(lián)“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將題目“空囊”二字落實。在寫法上,此聯(lián)出之以幽默詼諧之筆。試想,已是身無分文,貧不自救,卻還要強留一錢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話,這舉動本身就是一種反常。作者正是以這種貌似輕松詼諧的話,來寫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緒,一個偉大詩人的潦倒流落的無窮感慨,讀者自可在言外得之。申涵光評杜詩云: “杜公每遇廢棄之物,便說得性情相關,如病馬、除架是也” (《仇注》引)。囊既已空,亦在廢棄之列,杜甫亦寫得處處關情。
這首五律用筆樸實,莊諧間出,頷聯(lián)以莊語見清操,尾聯(lián)以諧語抒感慨,相得益彰。而音節(jié)拗折,是一首拗律,如首聯(lián)“翠柏苦猶食,明霞高可餐”兩句,一孤平一單仄,不求諧聲;俯首拾柏,柏味甚苦,此句相應多仄聲,明霞仰頭可餐,其意甚高,此句相應多平聲,可謂聲情相符。
上一篇:《李白·江夏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王建·行見月》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