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黍期》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后漢書》卷八十一《范式傳》:“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釀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又見《談苑》。元·宮天挺有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今存。
【釋義】后人以“雞黍期”比喻朋友們的約期,以形容友人之間的信義。
【例句】①休言雞黍期,謾結鶯花愿。(湯式套曲〔雙調·夜行船〕)《送景賢回武林》〔離亭宴帶歇指皺〕)雞黍期代指今后與景賢相會的時刻。②自古道膠漆的雷陳,也不似你這般合意;雞黍的范張,也不似你這般為嘴。(蕭德祥雜劇《楊氏女殺狗勸夫》)第二折〔倘秀才〕)嘲諷柳、胡二人是“為嘴”的酒肉朋友,反用典故。③當初若不因雞黍約,今日個誰識俺志誠人。(宮大用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第一折〔金盞兒〕)此劇正演此故事。
上一篇:元曲典故《雞鶩群》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鷦鷯》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