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謁使君叔》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嘉祐
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游。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
這是一首風格獨具的送別詩。王牧與作者是同時期人,曾任考功員外郎;其叔父大約是王縝,當時任吉州(治所在江西省吉安)使君即刺史。王牧去看望他的叔父,作者為他送行,既高興又惜別的復雜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間。
首聯化用“萋萋春草生,王孫游有情” (謝靈運《悲哉行》)詩句,點明春日送友人出游。王孫,是對年輕人的尊稱;細草綠,時在早春,小草剛剛發芽,惜別之意蘊含其中。第二聯是對王牧的稱許與介紹: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發戴帽,又承繼家學,長于詩賦,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舊弓裘”,典出《禮記·學記》: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弓冶、弓裘比喻子承父業,是對王牧與其叔父的贊譽。三聯二句“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是設想王牧旅途所見景色。春雨剛過,山花怒放,爭奇斗妍;春水潺湲,噴珠濺玉。描寫自然景物,綺靡婉麗,遂成為千古寫景名句。
末聯則以阮籍、阮咸叔侄(均在“竹林七賢”之列)作比,叔父見到王牧一定十分愛憐,舍不得他離開;于是,作者提醒他:老母還在倚門而望,盼望他回來呢。全詩寫得曲折委婉,流走自然,應酬之中寓含著深摯的情愫。因而,被譽為“文章冠冕” (《唐音癸簽》劉辰翁語),“天然名秀,當時稱其齊梁風格” (沈德潛《唐詩別裁》);被推許為“中興高流”(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之作。
上一篇:劉長卿《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括當苗稅充百官俸錢》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冷朝陽《送紅線》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