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塞下曲(其一)》原文與賞析
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此詩一題《和張仆射塞下曲》。張仆射,有的說是張延賞,有的說是張建封,總之是一位高級軍事將領。詩共六首,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軍事活動。這一首寫軍營整隊發令,贊美了將軍的威風和軍容的嚴整,場面壯闊,聲勢浩大。
“盧綸較為特出的地方,是他長于在短篇絕句中為人物造像”。(周嘯天《唐絕句史》)這首詩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前兩句用嚴整的對仗,精心刻劃出將軍威猛而又矯健的形象。“鷲翎金仆姑”,是寫將軍的佩箭。“金仆姑”,箭名,《左傳》: “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宮長萬。”箭用金做成,可知其堅銳。并且用一種大型猛禽“鷲”的羽毛(“翎”)來做箭羽,不僅美觀,其發射后的迅疾有力,也可想而知。“燕尾繡蝥弧”(蝥音wu),是寫將軍手執的旗幟。“繡蝥弧”,一種軍中用作指揮的旗幟,《左傳》:“穎考叔取鄭之旗蝥弧以先登。”這種象燕子尾巴形狀的指揮旗,是繡制而成的,在將軍手中顯得十分精美。這兩句并沒有寫將軍的形貌,只是從他身上令人注目的佩箭、旗幟著筆,而將軍的身影已經屹立在讀者面前,這樣襯托,也起到了畫龍點睛般地描寫形象的作用。詩中還點到“鷲”和“燕”兩種飛禽,一以勇猛著名,一以輕捷見稱,象征人物的精神狀態既有“鷲”的勇敢,也有“燕”的機靈,這是借物傳神。通過這兩句的描寫、刻劃,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練的軍事將領的形象,從詩中躍然而出,給讀者以強烈印象。
后兩句就寫發布新令。將軍巋然獨立,只將指揮令旗輕輕一揚,那肅立在他面前的千營軍士,就齊聲發出呼喊,雄壯的吶喊之聲響徹云天、震動四野,顯示出豪壯的軍威。“獨立”二字,使前兩句中已經出現的將軍形象更加挺拔、高大,并且與后面的“千營”形成極為懸殊的數字對比,以表明將軍帶兵之多,軍事地位之顯要,進一步刻劃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輕輕一揚,就“千營共一呼”,在整齊而雄壯的吶喊聲中,“千營”而“一”,充分體現出軍隊紀律的嚴明,以及將軍平時對軍隊的嚴格訓練,顯示出了無堅不摧、無攻不克的戰斗力。這一句看來好象平平敘述,但卻筆力千鈞,使這位將軍的形象更為豐滿,得到了完美而有力的表現。
在唐代最短小的近體詩——五言絕句中,描寫場面如此壯闊,聲勢如此浩大的作品,極為少見。前兩句是工對,在嚴整中力量內斂;后兩句改為散句,將內斂的力量忽然一放,氣勢不禁奔涌而出。這一斂一放,在極少的文字中,包含了極豐富的內容,顯現出極大的力量。
上一篇:《戎昱·塞上曲》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李益·塞下曲》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