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袁枚·苔》原文賞析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是一首蘊涵哲理的詠物詩,是詩人寓目興懷,涉筆成趣的小品之作。
苔蘚是一種比較隱僻的低級植物,多寄生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但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因客觀環境的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詩人特為它唱出生命自強的贊歌。
“白日不到處”,使人想到這是一個陽光照不到的幽暗所在,一個不適于生物生存發展的地方。然而你瞧,這苔蘚卻長得綠意可人,顏色鮮美,展現著自己的青春。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三字便點出了其中的奧秘。它是由于生命活力強旺,奮力拼搏,自我創造出來的啊。就憑這種堅強的活力,它突破了客觀環境的窒礙,煥發出自己的青春光彩。世間哪有無花的春天。既然活了下來,就得向前發展,讓世世代代綿延生存下去,于是它開花了。“苔花如米小”,花,開得怪可憐的,如米粒般細小,可是,是花又何須計較大小,難道細小就不是花嗎?只要能夠開放,結出種子,繁衍后代,便是勝利。因此,“也學牡丹開”,是謙虛,也是驕傲。是的,苔花如此細小低微,自然贏不得人們的青睞,不能同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但牡丹是受人玩賞被栽培出來的,而苔花卻是靠獨力自強,爭得和各花一樣開放的權利,誰說大千世界只能讓牡丹一花獨占呢!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世界可不是單為少數天才和英雄人物而存在的呀!
這首小詩言淺意深,讓人從一滴水想到大海,一粒砂想到高山,懂得個體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克服自卑心理,發揮自強活力,以自己創造的春天,去繁榮大千世界。
上一篇:古詩《宋琬·舟中見獵犬有感》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東陽·西湖曲·草碧明沙際》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