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戍卒傷春》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于濆
連年戍邊塞,過卻芳菲節。東風氣力盡,不減陰山雪。
蕭條柳一株,南枝葉微發。為帶故鄉情,依依藉攀折。
晚風吹磧沙,夜淚啼鄉月。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
“戍卒”,即守衛邊防的戰士。這首詩共有12句,每四句為一層意思。第一層點明時節以及邊塞的春天一點都沒有春的特色?!胺挤乒潯保阜疾莘泵拿篮脮r節。戍卒在邊塞生活,時令已到了春天,但邊塞的春風綿弱無力,連山上厚厚的積雪都吹不化,沒有一點消減。這里是多么荒涼、冷落,是一個永遠沒有春天的地方。戍卒長期在這里守邊,怎么能不“傷春”呢!
第二層寫邊塞有一株蕭條的孤柳,它本從內地移植而來,戍卒當然也是從內地征調到了邊塞,彼此都有“故鄉情”。人折柳以寄情,柳對人也依依有情,愿讓攀折。人柳互相慰藉,讀之令人心碎。
第三層寫戍卒無法擺脫邊塞痛苦,只能過著沙磧撲面,對月夜啼,永懷故鄉的生活。由此,詩人想到,戍卒這種長期、無休無止的守邊,只能給“凌煙閣”上的功臣堆砌臺階,使他們一步一步登上最輝煌、最榮耀的頂峰,把他們的圖像繪在“凌煙閣”上,稱為“忠烈”的“功臣”。他們是否“忠烈”之臣倒很難說,千萬戍卒為他們墊平了道路卻是實情。
于憤的詩喜歡把兩種不同的或反差較大的人和事拿來作對照,相互比較,從而給人以形象、鮮明的印象。即如本詩,原本寫的是戍卒,卻又拿“凌煙閣”上的“忠烈”大將與之對比,使于的“對比藝術”又一次得到了展現。
上一篇:杜牧《山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日射》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