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點(diǎn)絳唇 春愁》·趙鼎
趙鼎
香冷金爐,夢回鴛帳余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fēng)緊。
趙鼎為南宋重臣,力主抗金,曾薦任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lǐng),組織軍事力量以抵御金兵。由于他力辟和議,而遭到秦檜等人的陷害,為了不連累子孫,最后不食而死。這首詞通過寫艷情,表現(xiàn)了他在南渡后懷念被金人占領(lǐng)的家鄉(xiāng)和憂慮國家前途的愁悶心情。
詞的上片寫夢醒后所見及孤寂之感:香爐里的沉香已熄滅,鴛帳內(nèi)尚留有淡淡的馨香。“嫩”,淺淡。“江南恨”,用江淹“別恨”典,借指被擄北行者,恨別故都。一陣離恨涌上心頭,這不是一般的男女間之離情,而是家仇國恨。可是卻“無人問”,表明詞人的處境極其孤獨(dú)無助。由此推知,此詞可能作于主和派得勢,詞人遭受秦檜打擊、誣陷之時。
詞的下片開首以沈約自比。“休文”,為南朝著名文學(xué)家沈約的字。沈約晚年心中郁悶,日見消瘦。詞人由于政治壓力重,憂憤成疾,以致形容憔悴,日漸消瘦,連衣服都寬松得不合體了。“褪”,此謂寬松。結(jié)尾借景抒寫對國家前途的憂慮:近清明時分,傍晚的東風(fēng)將杏花吹落殆盡。以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被摧殘,喻金人入侵、局勢緊張危急。
這首詞表面寫艷情,實則寄托家國之憂,這決定了詞的風(fēng)格婉媚而富有情思。
上一篇:王禹偁《點(diǎn)絳唇感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秦觀《點(diǎn)絳唇桃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