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jīng)典·楊炯《從軍行》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①。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②。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③。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④。
【作者小傳】
楊炯(650—693?),華陰(今屬陜西省)人。十歲舉神童,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應制舉登科,補校書郎。永淳元年(682)為太子詹事司直,充崇文館學士。垂拱元年(685)坐從父弟神讓累,出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與宋之問同直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出為盈川令。世稱“楊盈川”。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為人恃才倨傲,為政苛酷。兩《唐書》有傳,聞一多有《楊炯年譜》,傅璇琮有《盧照鄰楊炯簡譜》。其詩擅長五律,寫邊塞征戰(zhàn)生活,寄寓功業(yè)抱負,氣勢昂揚,風格豪放。今有《盈川集》十卷。
【解題】
此詩作年不詳。《從軍行》為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 平調(diào)曲》,前人之作多寫征戰(zhàn)生活。此詩描寫唐高宗時期青年士子向往赴邊塞立功的心聲,深刻反映了當時青年知識分子的時代風貌。
【注釋】
①二句意謂報警的烽火照耀長安,青年內(nèi)心不能平靜。烽火:古時邊境有事,在高臺上燒柴或燒狼糞舉火以報警,稱“烽火”。西京:指長安,今陜西西安。②二句意謂將軍攜帶兵符離開京城,精銳的騎兵包圍了敵人的重鎮(zhèn)。牙璋:玉制的兵符,一分為二,合契處凹凸相嵌為牙,出兵時一半交付主將,一半留朝廷,作調(diào)動軍隊時用的憑證。鳳闕:漢代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稱鳳闕,后泛稱皇宮。龍城:又稱龍庭,匈奴的名城,其地在今蒙古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cè)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此處借指敵人的重要都城。
③二句寫戰(zhàn)斗的激烈。意謂雪地昏暗使軍旗上的彩畫失掉了鮮明的顏色,風聲很大夾雜著進軍激戰(zhàn)的鼓聲。④二句意謂寧愿當一名低級軍官,勝于作一個書生。百夫長;率領一百名兵卒的下級軍官。
上一篇:楊敬之《贈項斯》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溫庭筠《商山早行》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