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民歌·隋末江東童謠》原文與賞析
江水何泛泛,楊柳何青青。人今正好樂,已復戍彭城。
隋煬帝荒淫殘暴,不恤民力,修宮殿,開運河,下江南,徭役繁重,百姓不堪其苦,紛紛拿起武器,占山為王,殺貪官,鋤惡霸。隋王朝的軍閥也乘機割據,反抗隋王朝,而隋煬帝在一些弄臣的慫恿下,正在游揚州,尋歡作樂,對天下大亂毫無知曉,結果被自己的弄臣宇文化及所殺。時值陽春三月。這首童謠,即反映這一歷史背景。
詩的前三句描寫陽春三月的美景,以及人們踏青尋芳的時俗。春日長江水滿,洶涌奔流。詩人對此用一“何”字贊美,即江水清涼襲人,多么令人心曠神怡。接著轉視兩岸楊柳成行,隨著江水伸延到遠方天邊,一望無邊,青里透青,顯出其郁勃的生機,詩人還是用“何”字來描寫美感。水光柳色,都是詩人在陽光下所見。一幅陽光和煦,煙嵐渺遠,水天相接的畫面展現在眼前。微風拂面,頓覺江水清冷,一股清涼之氣直透心脾。隋煬帝整日沉浸在尋歡作樂,荒淫無度之中,他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再去駐守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呢?隋王朝的政權已岌岌可危了。這首民歌,對隋煬帝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嘲笑。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隆和初童謠二首》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騶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