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虞美人》·李煜
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壘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這是后主絕命詞的第二首。《古今詞統》、《草堂詩余續集》、《古今詩余醉》調下有題“春怨”。亡國之恨,怨懟之情,浸透于字里行間。正如周汝昌先生所云: “沉痛而味厚,殊耐咀含。學文者細玩之,可以識多途,體深意,而不徒為叫囂浮華之詞所動。”與第一首《虞美人》相同,“二詞終當以神品目之”,“足當太白詩篇,高奇無比” (譚獻語,見徐珂《歷代詞選集評》)。
庭蕪,庭院里的草。蕪,叢生的草。柳眼,早春時初生的柳芽。竹聲,竹制管樂器發出的聲音。竹,古樂八音之一。指竹制管樂器,如簫、管、笙、笛之類。笙歌,泛指奏樂唱歌。尊,酒杯。壘(lei),一種酒器。小口大肚,有蓋,上部有一對環耳,下部有一鼻可系。
“風回小院”者何風?即“小樓昨夜又東風”也。“院庭蕪綠”,是一層春色; “柳眼”既出,是進一層春光;竹之因風,龍吟細細;月之破暝,鉤色纖纖。這一切都襯托著“獨無言”三字,深深地包蘊著無誰共語和不堪言說的沉痛心情。寫得十分精練、概括。下片從“竹聲新月似當年”引出,將“笙歌”的境界,大大地拓寬了。“燭明”、“暗香”,自上段說的“半日”、“新月”而來,貫穿得分外緊密。末句“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寫攬鏡自照,已是鬢若霜結,頭生殘雪,境隨年變,心與時遷,總說愁思的難堪與愁思得衰老的樣子。
對于這首詞歷代頗多贊譽。俞陛云云: “五代詞句多高渾,而次句‘柳眼春相續’……琢句工練,略似南宋慢體。此詞上下段結句,情文悱惻,凄韻欲流,如方干詩之佳句乘風欲去也。” (《南唐二主詞輯述評》)綜觀全詞,上片全無情字而無處無情,“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句,全以形象表思國之情,耐人尋味;下片用“思難任”點出詞旨,而用“滿鬢清霜殘雪”賦予內心情感以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藝術手法也是十分高妙的。
上一篇:李煜《虞美人》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晏幾道《虞美人》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