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采石磯,也名牛渚磯,在安徽當涂縣北牛渚山下,突入于長江中,歷來是江防要塞。蛾眉亭建于此磯絕壁之上,《當涂縣志》載: “據牛渚絕壁,大江西來,天門兩山(即東、西梁山)對立,望之若蛾眉然。”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虞允文率軍大破金兵于采石磯。據詞中“風正急”、“聞塞笛”等語,此詞或當作于這一戰役前后。當時金兵南侵,直逼長江,江淮之間戰云密布,作者有感于國家安危,臨江題詠,抒發了憤激的情懷。
開頭兩句寫采石磯的險要氣勢,峭壁聳峙,直刺云天,在蛾眉亭上俯視,但見懸崖千尺,直插江中。兩句語促勢雄,如橫空拔地而起,描繪了壯美雄偉的要塞景象,大有雄關壁立,不容敵人逾越的氣概。接下去三句由蛾眉亭所見的山形展開聯想,傾吐對國事的無限焦愁和悲恨。隔江對峙的東西梁山,如美人的黛眉,它們仿佛也含愁凝恨,無有窮盡之時。寫山似有愁恨之態,正是作者自身愁恨的移植,以我觀物,物亦有情。韓元吉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山河破碎,金兵不斷南侵,投降派掣肘于朝廷,國勢面臨危機,這正是他的愁恨的緣由?!皫讜r極”,正表明他對國家的關切和愁恨的深重。上片用觀景出情的寫法,吐露了作者對國勢的懸念。
下片從采石磯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感受到戰爭態勢之急迫,為自己抗敵壯志未酬而感慨不已?!澳撼憋L正急”,含有興意,明是寫江上之景,風急潮涌,實則渲染了迫促的戰爭氣氛,景色濃重,態勢險惡,寓有抗敵刻不容緩之意。這種感受正是面臨邊防要沖時自然產生的,而在酒盡時又聽到四起的邊聲,明顯感到置身戰爭環境,面對急風晚潮,使人感到戰爭風云沉重地籠罩在江頭?!霸噯栔喯珊翁?”“謫仙”指李白。作者聯想到李白,一是因為李白死于當涂,葬于當涂東南之青山。李白寫過《夜半牛渚懷古》、《望天門山》等著名詩篇,以“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名句描畫了隔江對峙的東西梁山。韓元吉在眺望“天際兩蛾凝黛”時,想到李白是很自然的。二是因為李白一生懷有“安社稷”的壯志,在安祿山作亂時,高歌“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表現了強烈的抗敵平亂的態度,這與韓元吉的拯救國勢、抗金御敵的主張有相通之處。因此,當目前金兵南逼長江之際,他不禁要尋覓當涂的知音,要問“謫仙何處”了??墒牵畎自缫炎鞴?,而今放眼青山之外,但見煙靄沓渺,遠浮壁峰,一派迷茫,這又是多么令人悵然若失呵。作者在懷想中透露了無限深沉、憤激的憂國之情。
這首詞格調沉雄激越,與采石磯的地理環境、當時的戰爭情勢以及作者心頭為抗敵而翻動的波瀾,自然融合相協。元代吳師道《吳禮部詞話》對此詞甚稱道,謂在題詠蛾眉亭詞中“未有能繼之者”。
上一篇:《隔浦蓮近 泊長橋過重午·吳文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青玉案 元夕·辛棄疾 》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