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劉禹錫·蜀先主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唐王朝有過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但到劉禹錫所處時代則日薄西山,國勢衰頹,可卻對革新者一再打擊,劉禹錫貶夔州游蜀先主廟,有感而發,故此借吊古而諷今,歌頌劉備的英雄事跡:感嘆后主昏庸無能而致亡國的悲劇。
原文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②。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④。
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⑤。
注釋
①蜀先主: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先主廟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的白帝山。 ②天下英雄:蜀先主劉備。凜然:肅然。 ③三足鼎:蜀:魏、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五銖錢:漢武帝鑄造的一種錢幣。王莽篡漢時廢之,東漢光武帝劉秀又恢復了它。此用五銖錢代指復漢。 ④得相:劉備得到諸葛亮為丞相。生兒:生下劉禪。不象賢:不效法先人的榜樣。 ⑤蜀故妓:劉禪降魏,魏相國司馬昭在宴會上使蜀國的女樂表演歌舞給劉禪看,旁人皆為之感嘆,而劉禪卻“喜笑自若”。
賞讀
首聯暗用曹操語,《三國志》載:“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聯囊括宇宙、時間而讓一個“尚”字統領,即使詩句氣勢不凡,又寫出蜀主英雄氣概。頷聯典用孫楚《為石仲客與孫皓書》中:“自謂三分鼎足之勢”之典與漢末童謠:“黃牛白腹,五銖當復”。雖兩句用典出處不同,互不相關,可是道來成對巧妙,渾然天成。以上為寫蜀主盛德,以后四句為寫業衰后。四句與前四句形成鮮明對比,道出一個千古興亡教訓。創業難,守業更難。詩人詠史懷古,著眼點在今。尤其尾聯雖是在說舊事,但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劉備身后事業消亡的無限嗟悼之情。
寫古自為鑒今。古人劉備正因為是那樣賢德,而得相諸葛亮,因賢德而開蜀國,因賢德而成為“三足鼎”的“千秋”英雄,然而他卻疏于教子,使子“不象賢”,最后導致亡國。那么當時的并非像劉備那樣賢德的君王在做什么呢?是“親賢人遠小人”了嗎?自己如此,又教子如何呢?這其中寓含著諷諫,也寓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恨。詩人含這樣深情來寫,使得詩句字字有奇力,句句切中要害。
這首詩對劉備贊揚公允,對劉備后繼無人終至亡國寄予感慨;詩人用典巧妙,對仗工致;首聯氣勢不凡,末聯感慨深沉;字濯句拔,精妙高深,不虧為千百年來傳誦不衰的佳作。
上一篇:《先秦詩歌·《秦風》·蒹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李白·蜀道難》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