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水仙子〕山居自樂
西風籬菊燦秋花(1),落日楓林噪晚鴉,數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2),教兒孫自種桑麻。親眷至煨香芋(3),賓朋來煮嫩茶,富貴休夸。
【解析】這首小令表達隱居自適的情趣。前三句描繪山居的環境,從西風秋花、落日晚鴉可見正值秋日傍晚時候,寒意已籠罩山居。但看山居菊花,落日楓林,菊黃楓紅與熔金落日相映,這山居還不十分凄清冷落,而是有著活躍的氣氛。這情景環境,令人聯想起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隱居自適,借菊寄意,排解內心郁悶,表現高尚節操。作者或也是取陶淵明“采菊東籬”之意吧!楓林噪晚鴉與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描繪的“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有所不同,馬致遠描繪的境界更加消沉凄涼,表達的是游子在外,無所依托的悲苦心境。而楓林噪晚鴉是描繪的隱士山居的環境,雖然晚鴉也可引起人們的凄涼的心緒,但總體環境還是活躍的山居傍晚景象。這兩句描繪山居的環境,既能把握秋日傍晚的時間特點,又能表現山居的具體地方特點,并能化用前人詩意,生出新意,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聯想的余地。在前二句描繪的環境陪襯下,第三句“數椽茅屋青山下”便直接點出“山居”來,描繪形象利落,體現隱士山居特點。前三句寫景極有層次,烘云托月,畫龍點睛,借景達情,相互配合,用唐詩宋詞意境筆法。后半描繪隱居生活情趣。主人公以“山中宰相”自許,表現了自己的身份,他不是普通的山民,也不是爭名逐利的官僚,而是一位有政治頭腦而又不愿出仕為官的隱士。他隱居山林,躬耕自資,自食其力,其意就在遠離污濁的官場仕途。他交朋會友,粗茶淡飯,不是吝嗇,而是力求真淳自然,反對奢侈浪費。他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現自己遠富貴、棄名利、重品格的高尚情志,可見他是一位類似陶淵明的品格情志的高潔之士。下半通過具體生活場景的描繪,傳達主人公隱逸自樂的情趣,與上半描繪的山居環境氣氛相諧調,使全曲融為一體,造成真淳的境界,清新的格調,表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遠富貴而不頹唐,離濁世而不虛飄,清淳自然,頗得陶詩神韻。
上一篇:經典《〔雙調·水仙子〕》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雙調·水仙子〕西湖探梅》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