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李清照·夏日絕句》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又名烏江,作于1127年建炎年間,時值金兵南侵,宋廷南渡之際。宋徽宗第五子,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做了皇帝(即宋高宗)之后,不但不思收復失地,報仇雪恨,而且還打擊抗戰派李綱、宗澤,繼而南逃揚州、鎮江、杭州,茍且偷生,偏安一隅。當時李清照和她的丈夫正在建康,而四方勤王的軍隊也正在向建康集結,士氣振旺,如能誓師北伐,中原可望恢望,但自私的小朝廷昏庸怯懦,一味主和投降。面對這種情形,李清照寫了許多慷慨悲壯的詩篇。這首《夏日絕句》,就是她愛國詩詞中最杰出的篇章。
原文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賞讀
這首只有二十五個字的五言絕句詠史詩,一氣呵成,雄渾沉痛。篇幅雖小,但意蘊豐厚。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兩句語出驚人,發人深省。詩的前兩句歌頌了“人杰”、“鬼雄”的英雄氣節,與高宗趙構的自私無能形成強烈的對比,借史諷今,力勝千鈞。
詩的后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引出了歷史人物——“項羽”,用項羽創建霸業的豪氣和自刎烏江的壯舉來證明詩的論點,項羽出師滅秦,雪恥平恨,后率將士,破釜沉舟,終成霸業,是為“人杰”;兵敗烏江,無顏見江東父老,以死謝罪,是為“鬼雄”。這里,詩人推崇項羽為英雄,雖然南宋距秦漢時間已過了千余年,但是,詩人乃至知道歷史的人們仍深深懷念這位“為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人物,所以說“至今思”,可見詩人渴望恢望中原的心情,同時,她這種心情也是成千上萬人民渴望恢望中原的寫照。
宋室南渡之時,在有主張抗金的宰相、三朝大臣李綱,有令金軍聞風喪膽的名將岳飛,還有老將宗澤在東京。然而高宗趙構置國家民族利益于不顧,唯恐徽、欽二帝恢復中原后回京,自己要退位,受一己之私驅使,采取逃跑政策,坐失戰機,南宋最終也淪難在蒙古的鐵蹄之下。同時,趙構也落得個遺臭萬年的下場,后人評價他說:“趙構是從頭到腳,滿身污辱的皇帝,逃竄、乞和、投降是他的三個步聚。”
悲歌可以當哭,李清照身為女流,卻在慷慨悲壯的詩詞中表達自己的深切愛國之情,是那個時代強有力的“吶喊”。
上一篇:《宋詞·王冕·墨梅》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元好問·外家南寺》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