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歐陽修《六一詞》承襲“花間”、南唐余風,多描繪女子神態之作。這首詞便是描繪一位歌女由晨妝畫眉觸動離情而產生的苦悶神態。
上片寫女子理妝。清早起來,卷起窗簾,發現簾幕上蒙著一層薄薄的白霜,天氣微有寒意,已是殘秋季節。這位女子便用呵氣暖手,開始梳妝。“梅妝”,是古代婦女的一種臉部化妝樣式,相傳始于南朝宋武帝劉裕之女壽陽公主,有一天,壽陽公主臥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在額上,十分好看,宮女們爭相仿效,遂名為梅花妝。這里的梅妝泛指一種美妝。這位歌女不顧寒冷,呵指理妝,充分表現她愛美的心理。正當她神采奕奕對鏡梳妝的時候,忽然一陣離愁別恨襲上心頭。為了表示離恨,寄托相思,她故意把眉毛畫得象遠山一樣又細又長。黃升《花庵詞選》把這首詞題作“眉意”,可見畫眉之舉有其深意。古人常用遠山形容女子的眉毛,托名漢伶玄的《趙飛燕外傳》說: “女弟合德入宮,為薄眉,號遠山黛。”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說: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古人還常借遠山來表現離情,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詩云: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歐陽修本人也有類似的名句: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很顯然,這首詞中的歌女把眉黛畫成長長的遠山形,不僅僅是為美容,更主要的是為了表示離恨的深長。
下片由描繪形貌轉向細致深刻的內心刻畫。過片處“思往事”與上片的“離恨”意脈相連。女子追思的往事當是昔日與意中人相聚的情景,如今卻鴻雁分離,兩地相思,豆蔻年華竟成虛度,此情此境,令人惋嘆,黯然心傷!這種心靈的傷痛必然會在歌女的賣唱生涯中流露出來。她正待歌唱,卻斂容不歡,歌喉哽咽;想要歡笑,卻顰眉蹙額,臉帶愁容。這種痛苦的神情,最令人腸斷魂銷。詞人對歌女的情態體察入微,從她歌笑時的舉止神情,透露離愁濃重的心跡,繪聲繪影而又曲折含蓄。
這首詞刻畫人物心理活動最為成功,歌女由清晨理妝而觸動離愁,引起對往事的思念,產生芳年流逝的感傷,曲折層深而細膩逼真。“擬歌”兩句,更是描摹復雜心理的傳神之筆。周邦彥《風流子》:“欲說又休,慮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觴”等句便是從此化出。
劉熙載說: “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藝概·詞曲概》)這首詞清深婉曲,情韻兼勝,在抒情的深度上取法馮詞又高出馮詞。清人馮煦說歐陽修“深婉開少游”,如果說歐詞對秦觀和其他婉約派詞人產生影響的話,此篇乃是其中之一。
上一篇:《訴衷情·顧夐》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訴衷情·陸游》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