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治
吳宮臺殿湖中影①,挾客煙波海上槎②。
片月度云秋萬里,西風吹雪滿蘆花。
【注釋】
①吳宮:春秋時蘇州為吳地,吳王在靈巖山建造宮殿,故稱吳宮。②海上槎:有人居于海邊,年年八月有浮槎來,不失期。其人乘槎而去,入天河,至一處城郭,見宮中織婦,水渚牽牛郎。事見張華《博物志》。
【評說】
本詩選自潘正煒《聽帆樓書畫記》卷三。
陸治還有數字識語,云:“甲辰八月既望,石湖見月出作?!标懼芜@幅扇畫面,當境寫景,他的這首題畫詩,純寫畫面。畫境即是實境,詩境乃是畫境的升華,寫得更好。館娃宮在靈巖山上,臺殿的影子,倒映在澄清的石湖水中;帶著客人月夜泛舟,蕩漾在煙波微茫的湖上,仿佛??统酥i度牒R粯?。這兩句寫出畫題中的“泛舟”之意,到第三句,詩才還扣到畫題的“月夜”上。時當八月中秋,石湖月出,輕云飄過月輪,出現“片月度云”、“萬里秋色”的迷人境界。結句,詩人再在“月”字上用力,多著筆墨,運用相似聯想的藝術思維方式,將白色的蘆花比擬成雪花,皎潔的月光照在白色的蘆花上,顯得分外潔白,好像西風吹雪,蘆葦上灑上一層白雪。全詩通篇描寫畫面形象,再現月夜清潤、雅潔、迷蒙之美,詩人泛舟湖上所感受到的快意也隨之透露出來,他沉浸于美感享受的真趣之中。
上一篇:《題智永上人瀟湘夜雨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月季》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