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雜歌(之二)
韋應物①
金莖孤峙兮凌紫煙②,漢宮美人望杳然。
通天臺上月初出,承露盤中珠正圓。珠可飲,壽可永。武皇南面曙欲分,從空下來玉杯冷。世間彩翠亦作囊,八月一日仙人方。仙方稱上藥,靜者服之常綽約。柏梁沉飲自傷神③,猶聞駐顏七十春④。乃知甘醲皆是腐腸物,獨有淡泊之水能益人。千載金盤竟何處,當時鑄金恐不固。蔓草生來春復秋,碧天何言空墜露。【注釋】
①韋應物(737—約791),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一說卒于貞元九年(793)。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全唐詩》錄詩十卷。
②金莖:金銅仙人,漢武帝為承接仙路而建的金柱。
③柏梁:即柏梁臺。
④七十春:武帝時的李少君自稱七十,卻又說和一位九十老翁的祖父游獵過,時人認為他知留住春顏的秘訣。
【詩本事】
此詩作年不詳,詠漢武帝求仙事。
【賞評】
詩人通過韻腳的靈動變化,三言、五言、七言的自如搭配,使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流暢如行云流水一般。行云流水的詩句間,又流露出詩人對帝王求仙之舉的反思。“金莖孤峙兮凌紫煙,漢宮美人望杳然”起首不俗,頗給人以震撼。漢武帝精心建筑的“金莖”直聳云霄,為求仙而將美人冷落深宮任其愁容滿面,足顯其求仙的誠心,只可惜心雖誠而仙不靈!接下來從“通天臺上月初出”至“靜者服之常綽約”十句,敘寫漢武帝承接仙露并服用仙露的情景,新月初掛天邊,承露盤中的珠水正圓,據說服此從夜空下來的仙露,能有飄飄欲仙之感,可以益壽延年,正所謂“仙方稱上藥,靜者服之常綽約”。從“柏梁沉飲自傷神”句始至詩末皆為詩人的反思之語,柏梁臺上徒自日日傷神,也未見仙露有甚功效!以此可知那些所謂的“甘醲”全是腐腸毒藥,還不如淡泊的清水對人體有益。千年前的金盤如今已不知了去向,但蔓草卻依然年年生長著,碧天還會在其葉上墜下清露,只是沒有了當年武帝承接清露的“金盤”。
【詩評選輯】
日本·近代·藤元粹《韋蘇州集》:長短錯綜,如珠跳盤中。
上一篇:李商隱《漢宮詞》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杜 牧《河湟》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