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原文與賞析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大凡寫廬山和廬山瀑布的詩,都是從“遠望”著眼,如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李白《望廬山瀑布》即是,因為只有遠處才能看清其全貌和氣勢。張九齡這篇詩也不例外。作者是從“湖口”,即鄱陽湖口遠望廬山的。首聯說“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便是他遠望的第一個印象。萬丈紅泉仿佛從天而降,遠遠望去,山腰上彌漫著紫色的水氣云煙。這便是李白說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景。作者用“萬丈”“迢迢”,夸張其高其遠,又加上“紅泉”“紫氛”色彩的映襯,把個瀑布奔流直下的氣勢和日照下絢麗多彩的英姿,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對著讀者撲面而來,起首不凡,很有雄渾的氣勢。
頷聯進一步描寫瀑布的流態,說瀑布從雜樹叢中奔流而下,從層層的云霧之上飛灑飄落,因為廬山上雜樹叢生,云霧繚繞,瀑布從上而下,時隱時現,遠看又像從云霧之間飛落,如果說上聯形容畢肖地寫出瀑布的氣勢的話,那么這一聯則寫出了瀑布的神態,給人一種豪放灑脫的感覺。至此,瀑布的形象,便被形神兼備地表現了出來。
頸聯則又從兩個新的角度深化瀑布的形象。在陽光下它象美麗的彩虹,當天氣晴朗的時侯,又可以聽到它風雨般的聲音。這一聯進一步表現了瀑布的神采和聲威,給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尾聯是作者衷情的贊嘆,說廬山本是仙山,本多秀麗景色,而這瀑布懸空,水氣云煙混元一氣的境界最令人神往。
這是一首詠廬山瀑布的名篇,人們說它可與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相媲美,一點也不過分。詩從不同的角度,多層次地刻畫了廬山瀑布的形象,不僅寫出了它的形態,而且更加突出了它的神態。讀者不僅可以感受到從天而降奔流不止的瀑布的神采風姿,而且還可以領略到一種豪放灑脫、泰然自若的瀑布的性格特征。常言道詩如其人。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孟子·萬章下》) 透過瀑布的形象,讀者不是可以隱隱地感覺到作者胸中一股奔騰不止的激情和馳騁縱橫的壯志雄心么?張九齡是著名的開元賢相,為唐代出現“盛唐景象”作出過杰出的貢獻,他的人品、風度,曾經得到人們的交口稱頌,連唐玄宗也念念不忘。此詩大約作于他出任洪州都督的時侯,當時并未做宰相。但是讀者從詩中已經多少可以領略到一個政治家的胸懷與風度了。
上一篇:張賁《渡松花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李格非《湖園》原文與賞析